“白求恩式好医生”评选事迹材料8篇.docx

“白求恩式好医生”评选事迹材料8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白求恩式好医生”评选事迹材料8篇

“白求恩式好医生”评比事迹材料精选篇1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刘春龙

刘春龙,男,汉族,1966年12月诞生,农工党员。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讨论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跨世纪三三三人才,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荣获全国中医师“诵经典,学名著”活动标兵,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河北省卫生厅“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获“沧州市首届职工职业道德模范”称号,沧州市第十届优秀__委员。沧州市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常委,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农工总支副主委。

苦心钻研业务,成就大医之“精”

刘春龙先后在天津中医药高校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进修,先后拜全国首届名中医北京中医药高校原副校长王庆国教授,全国首届名中医河北省四院刘亚娴教授,北京中医药高校卢兆麟教授、贾春华教授为师,尤其拜在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人王庆国教授门下,跟师系统学习经典中医及经方应用,“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工作室”和“王庆国名医工作室传承工作站”落户医院中医内科和中医保健中心。传承名家学术思想,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使临床诊治水平有很大提高,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专业特长:脾胃病、外感热病、亚健康调治、睡眠障碍、过敏性疾病、肿瘤的中药干预,以及疑难病症,尤其对一些非感染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中医药具有卓著疗效。通过精确?????地辨识病人体质,结合疾病特点,辨证选方用药,运用特色膏方,达到调体、治病的远期疗效。从而使身体来年更健康,获得事半功倍的目的。

刘春龙始终认为宏大的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比较好的学科,在科技高速进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凸现出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等社会问题中发挥着乐观而有效的作用。通过多年的临床诊治阅历,依据《黄帝内经》有关理论,已渐渐形成自己的中医学术思想。提出阳虚、气郁、湿热是目前内科病中常见证型的观点。尤其在当前亚健康人群占70%,此三种证型更加突出,经10万余例临床治疗,疗效卓著,多能恢复到健康状态。

真诚意系患者,成就大医之“爱”

刘春龙从事医疗工作多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忱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以高尚的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以实际行动忠实地践行着“为民除痛”的人生奋斗目标。

一身正气,廉洁行医,从不收取红包。当患者送红包时,刘春龙总是急躁地劝说病人把钱用在治病上,对送红包的患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是硬给我钱,我可生气啦,下次再有病不用来找我啦”,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回绝了患者的一次又一次的谢意,也为医院中医内科的长足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守承诺,心系百姓,赢得众人敬重。有一次晨起前发烧到39度,但由于患者已提前一天挂满了号,刘春龙没有迟疑,吃了点退热药赶到医院,坚持一丝不苟的把全部病人诊治完毕,那时已精疲力尽,但他自己很坦然,他说,不能让病人白跑一趟,不能失信于百姓。

良好的医术,真诚的态度不断赢得患者的心,现在日门诊量最多达96人,连续十年门诊量超万人次。一天限号50个,已是满负荷工作,外地的病人经常挂不上号,面对家属的着急和病人的苦痛,只有选择加号再加号!自己再累再饿也要把病人看完,每天加班加点,有时一天坐诊长达11小时。病人掩盖周边省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同时刘春龙注意临床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简、效、廉、少(副作用)的优势,深受广阔患者的赞同,被患者誉为“今日华佗”。

发挥中医优势,尽科普治未病之“职”

加大中医科普宣扬力度,尤其治未病理念。作为一名中医医师,越来越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以便更多地向广阔百姓普及中医学问。在每天的诊疗活动中,虽然工作繁忙,仍旧不厌其烦地对患者进行中医科普,让人们了解中医、信任中医、享受中医。例如,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些晦涩难懂的中医名词,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现在脾胃虚寒的患者许多,运用取象比类之法对他们进行解释:根据五行理论,脾胃属土,而土生万物,所以脾胃失调会引起许多疾病,万物的生长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时也需要相宜的温度,所以反复叮嘱脾胃虚寒的病人不宜过食生冷,以免耗伤阳气,加重虚寒之证。这样解释起来,不但能加深患者对病情的理解,而且还能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