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精品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斜疝(indirectinguinalhernia):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进入阴囊。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腹股沟区解剖概要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腹膜腹股沟管解剖:1、体表投影:2、管长及走向:3、两口、四壁:4、内容:腹股沟管解剖:体表投影:管长及走向: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形成的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或腹环)。外口: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环或皮下环)。上下前后四壁: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腹股沟管的解剖

(InguinalCanal)前进两口、四壁:内容:腹股沟管的解剖

下壁:腹股沟韧带后壁:腹横筋膜+腹膜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返回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由腹壁下动脉构成外侧边腹直肌外缘构成内侧边腹股沟韧带构成底边腹股沟疝多发的解剖因素:腹外斜肌在腹股沟区形成腱膜。腹内斜肌与腹横肌在腹股沟韧带的内侧半缺如。此区有腹股沟管通过。此区承受腹内压较高。发病机理腹膜鞘状突形成:在胚胎时期,睾丸先位于腹膜后,相当于第2~3腰椎处。然后逐渐向下移动。在睾丸下降时,紧贴于睾丸前方的一部分腹膜,随同睾丸穿过腹股沟管,一起下降到阴囊中,这样便形成了上通腹腔的腹膜鞘状突。发病机理腹膜鞘状突演变:在正常发育时,在婴儿出生后不久,腹膜鞘状突除在阴囊部分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外,都呈萎缩、闭塞而遗留一极细的纤维索带或消失。但若这个腹膜鞘状突继续开放未闭,仍然和腹腔相通,就可以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因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晚,鞘状突闭索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斜疝较为多见。发病机理如果腹膜鞘状突仅下段闭索,中间段未闭,则可以形成精索鞘膜积液。如未闭的腹膜鞘状突退化时形成一纤细的管道,以后可以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后天性斜疝发病机理(略)。*临床表现和诊断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外观呈梨形,可进入阴囊。*临床表现和诊断可复性临床表现和诊断咳嗽时可有膨胀性肿大,手指伸入外环可有冲击感,外环扩大。指压腹股沟内环,疝块不再突出。嵌顿和绞窄后可有下列表现:1、疝块突然增大,不能回纳入腹腔。2、疝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压痛。3、急性肠梗阻表现。斜疝和直疝的鉴别斜疝直疝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老年发病率占95%占5%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由直疝三角突出可进入阴囊不进入阴囊疝块外形圆形或梨形半球形、基地较宽上部呈蒂柄状回纳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在腹壁下动脉外侧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机会较多极少双侧性较少占半数以上。斜疝与鞘膜积液的鉴别斜疝睾丸鞘膜积液上界不能扪出可扪出性质质软、无波动囊性感、有波动还纳能不能形状

文档评论(0)

智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