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935年:一次半途而废的简体字尝试
昨天的博文谈到民国创建之初召开国音统一会议的过
程,有些读者留言建议谈谈简体字,我今天就来谈谈相关的
史料。在确立了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国语之后,下一个提上国
语统一筹备委员会议事日程的重要问题就是制定简体字。当
时的教育部长王世杰在1935年8月21日公布了第11400
号教育部令,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324个字(全文见文后
附图)。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辑的《国语周刊》在8月31日第
205期就刊登了这次简化字推手之一黎锦熙先生的文章“简
体字之原则及其推行办法”,但是却没有刊登这324个简体
字,原因是简体字还没有制成锌版,无法与读者见面。直到
10月12日第211期《国语周刊》才全文刊登了教育部8月
21日颁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但仍然没有制成铅字,所
有简体字都以手写影印刊登,模糊难认。《国语周刊》随后
在10月19日第212期上刊登了教育部的《各省市教育行政
机关推行部颁简体字办法》和《第一批简体字选编经过》。
可以看出,我们今天使用的不少简体字,早在1935年就曾
被正式颁布。举例来说,“学”()、學“铁”()、鐵“画”()、畫“亲”()、親
“机”(機)、“尔”(爾)、礼(禮)、“弥”(彌)、“离”(離)、“热”(熱)、“个”(個)、
“灯”(燈)、“听”(聽)、“当”(當)、“党”(黨)、“虫”(蟲)等等,与新
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简体字完全相同。
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大力推动简体字呢?当时的教育部是这
样解释的,今天听起来也还是很靠谱:
我国文字,向若繁杂,数千年来,有图形文存,递改篆隶草
书,以迄今整体字,率皆由繁复而简单,由诘曲而径直,由
奇诡而平易,演变之迹,历历可稽。惟所谓正体字者,虽较
简于原来之古文篆隶,而认识书写,仍甚艰难。前人有见此
及此,于公私文书文字,往往改用简体,在章表经典,及通
问书礼中,简体字亦数见不鲜。明儒黄氏宗羲,对于应用简
体字,主张尤力,有“可省一半功夫”之语而。社会一般民众,
于正体字书籍,虽多不能阅读,但于用简笔刊行之小说,誊
写之账单,辄能一目了然。可知无论在文人学士,在一般民
众间,均有深固之基础,广大之用途,已为显明之事实。近
年来,政府与社会,虽渴望普及义务教育及民众教育,而效
果仍未大著,其中原因很多,而字体繁复,亦为重大原因之
一。于是谈教育普及者,多主择是通行之简体字,应用于教
育,以资补救和进行。
为了慎重起见,当时简体字的选择遵循了三项原则:(1)述而
不作,也就是说在已存的字中选择,不创造新字;(2)择社会
上比较通用的简体字,优先采用;(3)原字笔画已经比较简单,
不再求简。按照这些原则,当时教育部委托国语统一筹备委
员会进行筛选,在1935年6月中旬选出简体字2400左右,
这是第一草案。经过专家研究后将简体字数目减少到1200
左右,成为第二草案报教育部研究。教育部将草案交由社会
教育司详细研究,并征询黎锦熙、钱玄同、王怡等专家的意
见,正式确定了324个简体字颁布使用,大多是宋元以来民
间已经习用的俗体字。但是,仅在某些地方、局部人群中习
用的俗体字没有收入,比如北平以“代”为“帶”,闽广以“什”为
“雜”,苏浙以“叶”为“葉”,药方中以“姜”为“薑”,账本中
为“蛋”没有收入。值得提一句的是,那个饱受诟病的无心之
“爱”)(也愛没有收入这一批简化字中。其实那个简化的“爱”字
也早已经在民间使用,1908年宋氏三姐妹在美国乔治亚州
梅肯(Macon)卫斯理安学院(WesleyanCollege)1908-1909
年度学生登记册上,可以看到宋愛林(即宋霭龄)的签名就用
了简体字“爱”,可见这个“无心之爱”绝非某些人所1949说是
年以后才出现的。
可惜,在可以想象的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在第一批简体字
颁布仅仅6个月后,1936年2月当时的教育部奉行政院命
令,发布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这次简体字的推行就此
夭折。其实,除了“保护传统文化”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
当时简体字在报刊上正式推行还有一个大麻烦,就是要重新
制作铅字锌版,这是一笔不小的社会成本。不过,虽然官方
没有坚持汉字简化的方针,但是经过这次一折腾,简体字在
民间更加深入人心,为以后的文字改革打下了基础。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通过《汉字简
化方案》,其第一部分(即汉字简化第一表)所列简化汉字共
230个,与民国期间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六市一模)数学.docx VIP
- 2024年智慧旅游服务普及率大幅提升.pptx
-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pdf
- 2024新修订《公司法》重点学习.pptx
- 数学丨重庆市主城五区一诊高2025届高三1月暨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普心考点精要.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发心教心社心考点精要增强版.doc VIP
- 徐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pdf
- 水果验收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