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引言
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族裔文学由来已久。它指由少数族裔作家所
创作的、旨在展现主流文化背景下少数族群生活现状和集体自我意识的文学作品,
它主要包括本土美国文学、黑人文学、西裔文学以及亚裔文学。美国族裔文学是
不同文化相互发生作用的产物,是关乎文学历史、政治策略的文学创作。随着全
球化的发展,移居美国的民族逐渐增多,美国族裔文学的内涵也愈加丰富。张琼
曾总结道:“族裔文学的重点并不是自我表达的愉悦和发现差异的新奇,而应该是
发现自身的盲点,直面文化偏见,重新界定自我……因此,族裔文学着重体现的
是一种主观上的归属性。”[1]在族裔文学创作中,往往容易产生两种极端:一是将
主流文化放于对立位置,全力为少数族裔群体遭受的非人待遇抗议呐喊,控诉优
势群体的歧视和虐待;另一种则对主流文化采取逢迎谄媚的态度,鄙视甚至歪曲
母国传统文化,丑化族群形象。显然,这两种极端都无法代表族裔文学的真正含
义,优秀的族裔文学作品应该既展现母体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表达自身族群的艰
难境况。身为第一位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在
其作品中就实现了两者的平衡。在其成名作《追风筝的人》中,作者以感人至深
的故事情节、底蕴醇厚的文化内涵、真实生动的情感描述,展现了族裔文学动态
化、复杂化、多元化的时代特点。
在西方社会,少数族裔缺少话语权,阿富汗裔移民遭受的歧视尤为强烈,
“911事件”后,阿富汗几乎被等同于塔利班和恐怖主义,战乱、贫瘠、落后成
为它的代名词。在特殊背景下,《追风筝的人》无疑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
满足了大众对伊斯兰文化的好奇。另一方面,敏感的政治背景决定了阿富汗裔作
家无法如非裔、亚裔、或墨西哥裔作家那样直接呼唤种族平等、表达社会需求。
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让更多人,尤其是持有偏见的西方人,从更公正客观的角度来
认识自己国家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以委婉含蓄的
手法,展现了少数派族裔作家的创作特色,真正实现了“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
众面孔上的灰尘,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2]可以说,胡赛尼通过其作
品为阿富汗灿烂的文化、淳朴的民众、沧桑的历史正名,在传达深刻的人文关怀
的过程中,不仅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更尝试跨越西方与中东国家的隔阂,
打破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模式。
二、小说特色
胡赛尼站在东西文化交叉的边缘地带,以双重视角来观察世界、以多元的文
化身份来审视社会矛盾,表达自己复杂矛盾的地位和感情:既难以割舍对祖国的
深情厚谊,又只能将改变祖国的希望寄托于西方世界。具体而言,《追风筝的人》
在叙事手法、视角选择、以及人物塑造上都体现了作者既向主流文化妥协,又为
本民族文化地位抗争,既迎合主流文化的欣赏品味和心理预期,又竭力为母国民
族形象辩解的不懈努力。
(一)叙事手法
在美国族裔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作家由于相似的受迫经历、边缘
地位和政治诉求,在文学创作中常常具有一定共性,例如叙事手法的融合、家族
史或个人成长史的诉说、民族传说和经典作品的融入等。王晓路指出“大多数边
缘族群若要获得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就必须采取符合自身体验的方式,即非现成
的主流表意方式,进行一种更为贴近自我的再现……用更贴近自身的再现表明
或证实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立场并阐释自身的美学价值,以此取代或颠覆主流
表征系统中对自身的忽略、歪曲和负面误读。”“讲故事”无疑是最贴近少数族裔
自身经验的文学表达方式,正如王振华所说“在所有语类中,故事语类最能煽情,
尤其是非凡事件中人物的故事。”通过简单生动的“讲故事”,族裔作家诉说着
关于个人或民族的遭遇,首先实现了向主流社会介绍自己的任务,同时有效地唤
起民族记忆、凝聚群体力量、传承母国文化,从而获得主流社会关注,在异族文
化的包围中争取话语权。
《追风筝的人》也采用了“讲故事”的叙事方式。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
读者讲述主人公阿米尔的生平经历,带领读者体会阿富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
景。在谈到创作初衷时,胡赛尼说道“对我而言,创作总是以非常个人的地方为
起点,描写人类之间的一些关系,然后再扩展开来……写人物内心生活的故事,
刻画了向人物实施压力的外在世界,以及那些趋使人物命运的力量。”[5]通过跌
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胡赛尼运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