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针推资源库
中妇子库
第七章月经病
第五节痛经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制作人:徐莹
五、辨证论治
痛经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的病因病机。
复习:
痛经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五、辨证论治
以伴随月经来潮周期性小腹疼痛发作为辨证要点。注意辨识腹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疼痛的程度。
辨证
要点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缓解疼痛;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
治疗
原则
五、辨证论治
一般痛在经前多为实,痛在经后多为虚
根据疼痛的部位察病位在肝在肾,在气在血
痛在少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在肝
痛在小腹正中常与子宫瘀滞有关
痛及腰脊多属病在肾
详查疼痛的性质、程度是本病辨证的重要内容
掣痛、绞痛、灼痛、刺痛、拒按——实证
隐痛、坠痛、喜揉喜按——虚证灼痛得热反剧——热证冷痛得热减轻——寒证
痛甚于胀,持续作痛——血瘀
胀甚于痛,时痛时止——气滞
临床上痛经以实证居多,虚证较少。
五、辨证论治
主
要
证
候
1.气滞血瘀
妇科主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量少,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
全身证候:
胸胁、乳房胀痛,平素抑郁或易怒。
舌脉:
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五、辨证论治
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香附延胡索五灵脂乌药丹皮甘草
1.气滞血瘀
五、辨证论治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
延胡索、五灵脂:化瘀止痛;
当归:养血和血;
丹皮:凉血活血;
香附、乌药、枳壳:理气行滞;
甘草:调和诸药。
膈下逐瘀汤
全方:
理气活血
祛瘀
止痛
1.气滞血瘀
五、辨证论治
若肝郁化热之象:酌加栀子、黄柏、夏枯草以清泄肝热;
若痛剧伴见恶心呕吐者:去酌加吴茱萸、生姜、半夏以和胃降逆。
加减
1.气滞血瘀
五、辨证论治
主
要
证
候
2.寒凝胞中(寒湿凝滞)
妇科主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块。
全身证候:
畏寒肢冷,面色青白,带下淋漓。
舌脉:
舌黯、苔白或白滑,脉沉紧。
五、辨证论治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五、辨证论治
治法: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苍术、茯苓。
2.寒凝胞中(寒湿凝滞)
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
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没药:化瘀止痛;
当归、川芎、赤芍:凉血活血;
香附、乌药、枳壳:养血活血行瘀,加茯苓健脾渗湿;
苍术:燥湿化浊。
少腹逐瘀汤
全方:
温经散寒
祛瘀
止痛
五、辨证论治
2.寒凝胞中(寒湿凝滞)
若小腹胀甚于痛,或兼见胸胁胀满者:酌加乌药、香附、郁金以理气止痛;
若伴带下多量,肢体酸重不适者:宜加薏苡仁、羌活以增强散寒除湿之功。
加减
五、辨证论治
2.寒凝胞中(寒湿凝滞)
主
要
证
候
妇科主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揉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黯淡。
全身证候:
腰酸腿软,大便溏软,小便清长。
舌脉:
舌淡胖、苔白润,脉沉。
五、辨证论治
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
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麦冬
半夏丹皮阿胶甘草桂枝
五、辨证论治
治法:
扶阳暖宫,温经止痛。
方药:
温经汤(《金匮要略》)加艾叶、附子、小茴香。
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止痛;
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
人参、半夏、生姜:益气温中和胃;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阿胶、麦冬:补血益阴;
丹皮:化瘀行血,加艾叶、附子、小茴香以增强温肾扶阳,散寒止痛之力。
温经汤
全方:
温经暖宫止痛
五、辨证论治
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
若手足不温,大便溏软者:去阿胶、麦冬,加白术以健脾益气;
若腰痛者:加杜仲、川断、菟丝子以补肾壮腰。
加减
五、辨证论治
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
主
要
证
候
3.湿热蕴结
妇科主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紫红,质稠有块。
全身证候:
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小便黄赤。
舌脉: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五、辨证论治
丹皮黄连生地当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