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教材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是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7课的内容。本课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的深入学习,使学生理解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过程。课程内容紧扣教材,以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为主线,重点探讨联合国、雅尔塔体系等国际秩序的建立,及其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通过分析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使学生掌握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演变,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历史理解能力、国际视野与时代意识、史料实证与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使学生能够:

1.理解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提升历史理解能力;

2.拓展国际视野,认识到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对现代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培养时代意识;

3.掌握史料实证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启示,为培养具有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主要战役及影响:强调战争的全球性、多方面因素导致战争爆发,重点讲解如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关键战役,以及战争对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影响。

(2)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重点阐述联合国、雅尔塔体系等国际组织与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强调其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3)战后的世界格局:分析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对立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战争起因的复杂性:战争起因涉及多方面因素,如经济危机、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学生需理解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深入理解战争爆发的根源。

举例:讲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战争爆发的影响,以及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危机中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过程。

(2)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过程: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涉及多个国际会议和协议,学生需理清这些会议和协议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贡献。

举例:分析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及其成果。

(3)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生需理解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举例:讲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等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以及苏联的反击策略。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教材,以便于学生预习、复习本节课内容。

-准备课程相关章节的复印资料,包括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等,便于学生随时查阅。

2.辅助材料:

-收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历史图片,如战场照片、战争宣传海报等,以形象地展示战争的场景。

-准备战争过程及战后国际秩序形成的图表,如战争进程图、国际组织架构图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挑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如战争纪录片、重要国际会议的影视资料等,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收集战后国际秩序相关的文献资料,如联合国成立文件、冷战时期的重要讲话等,以便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

3.实验器材:

-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

-将教室划分为讲授区、讨论区、展示区等不同功能区域,便于进行多样化教学活动。

-讲授区: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方便教师展示多媒体资源。

-讨论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张桌子、若干椅子,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展示区:设置一块白板或墙面,用于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的学习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和主要战役的预习资料,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战争的基本背景和关键事件。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战争的起因,设计问题如“经济危机如何影响世界局势?”和“珍珠港事件对战争进程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教材和预习资料,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老师驿站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做教案,有问题私聊我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