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闻一多短诗三首赏析《春寒》《稚松》《黄昏》
《春寒》
春寒
春啊!
正似美人一般,
无妨瘦一点儿!
赏析:这首《春寒》仅三句共十四个字,是闻一多最短的诗章,列
《红烛·青春篇》。属于诗人典型的“青春期感怀”。初春,乍暖还
寒的时候。诗人有感而发,是为此诗。中国诗歌的传统是在大自然的
怀抱中抒情达志,自然的兴衰枯荣、生生死死直接“感发”着诗人的灵感,
渲染着他们的情绪,推动着他们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诗歌
就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节律相对应的语言符号系统。虽然这一诗歌创作
模式在“五四”以后的中国新诗运动中受到了最严肃的挑战,但作为一种
潜在的文化原型心理,却是很难消失的。闻一多的这首《春寒》就是以现
代白话的形式进行着的中国传统式的诗歌创作。春天,大地复苏,草
木萌生,生命开始了又一轮的运动。在晴空朗日之下,在青山绿水之间,
听着百鸟啁啾,人将是何种意义的“感发”呢?我们也仿佛换了一付心肠,
换了一身皮肉,一种内在的生命从隐匿中不安地搏动起来,于是我们振奋,
不知不觉中呼唤了一声“春啊!”短短二字,包涵着多少丰富的情感,似
宣泄那沉闷的冬天的抑郁,似对陡然出现在眼前的这片嫩绿的惊叹,似对
新的生命历程的一言难尽的期望!紧接着,出现了一个“美人”的意
象。将春天与少女、美人互喻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值得读者注意的
在于,春与女性形象的叠合也不仅仅属于文化上的传承,它也有着一定的
自然基础。一般说来,万物生长,生命勃动的春天也是人生理欲望的上升
期,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蛰伏,人的诸多生命功能开始恢复,并显示自己
的力量,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人来说尤其如此。这样,从睹春──
感春──思美人,倒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情绪发展过程。以上这些特
征都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传统赋予的,《春寒》是闻一多全部诗作中受古典
诗歌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的作品。但是,也应当指出,作为现代新诗,
《春寒》也仍然具有某些为中国古典诗歌所不具备的新的内涵。这主要表
现在两点:①这首诗的基调是欣喜、乐观;与中国古典诗歌最普遍最典型
的“春恨”诗颇不相同。如果说“春色无情容易去”似的“春恨”诗代表
了中国传统文人抑郁不得志的颓败萎靡,属于一种“年近中年”的慨叹,
那么《春寒》则是“五四”时代充满青春激情的热望和颂扬,属于风华正
茂的感怀。②中国古典诗歌的“春”主要是诗的环境氛围,“美人”只是
这种环境氛围的一个要素,而《春寒》之“春”则主要凝结在这位“美人”
身上,美人是如此的活活泼泼,呼之欲出。这说明,在闻一多诗歌中,即
便是受古典诗词影响最大的诗歌,其意象构成形式也已经发生了或多或少
的改变,传统诗学“天人合一”的意象模式被背弃,而来自西方的突出个
体意象的诗学形式得到了运用。
《稚松》
他在夕阳的红纱灯笼下站着,
他扭着颈子望着你,
他散开了藏着金色圆眼的,
海绿色的花翎——一层层的花翎。
他像是金谷园里的
一只开屏的孔雀罢?
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风景油画。“画家”不是用画笔堆色,而是靠诗
情挥洒。
画中的主角是夕阳映照下的一棵生机勃勃的幼松,他伸展着稚气的身
姿,沐浴在夕照晚霞之中。如血残阳和嫩绿青松在诗人的慧眼中构成了一
幅奇幻灿然的画稿。
红纱灯笼般的夕阳对世界是脉脉深情的,他用余晖普照万物,抚拂幼
松,他要向大家道声晚安再到万山丛中去安息。幼松带着童稚的天真,也
在左顾右盼,甚至还“扭着颈子望着你”,向人们投以亲昵的一瞥。诗人
笔下的大自然是万物有灵、互补和谐的。
夕阳的光芒透过球球松针,使意趣盎然的稚松像一只尽展羽翎的孔雀,
嫩绿的针叶像层层花翎,夕阳更使他溢彩流光,赐予这层层“海绿色的花
翎”以“金色的圆眼”。
这金谷园该是初到美国的闻一多常去徘徊低吟的“杰克逊公园”吧?
诗人还曾在《秋色》一诗中描绘过“芝加哥杰克逊公园”的斑斓秋光。
曾记得冰心的《春水·四十二》“晚霞边的孤帆/在不自觉里/完成了
‘自然’的图画。”如果将“晚霞边的孤帆”改为“夕阳下的稚松”,岂
不也很熨贴?稚松是在不自觉中入画,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