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1-植物的生殖
一、有性生殖
1.定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过程(以被子植物为例)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花冠等
柱头
成熟的植株→花雌蕊花柱
子房→胚珠→卵细胞
花蕊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株
花药→花粉→精子
雄蕊
花丝
注: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但不是新生命的起点,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3.特点: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存力和变异性。
4.意义:①有性生殖能产生种子,其中的胚能受到很好地保护,可耐受不良环境。
②种子容易通过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二、无性生殖
1.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定义:植物靠孢子(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能萌发并长成新个
孢子生殖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举例: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2.方式
定义:植物体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在与母体脱离后,能发育成一个新
营养生殖个体的生殖方式。
举例:扦插、压条等。
①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3.优点
②繁殖速度快,在适宜条件下短时间内可繁殖出大量个体。
4.应用: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
传特性的一致性。
定义: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
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1)扦插注意事项:①用植物茎段扦插时一般保留2个节。
②上切口水平,以减少水分蒸发,下切口斜向,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
实例:菊、月季、葡萄、甘薯、等植物。
定义: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
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芽接:用芽做接穗。
方式
(2)嫁接枝接:用枝做接穗。
成功的关键: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
①既能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
优点
②又能加快开花结实。
举例:柿树、苹果、梨、桃等果树的繁殖。
定义:指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
(3)压条
举例:如夹竹桃、桂花、石榴等常用压条方法繁殖。
定义: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等外植体,培养在
(4)植物组织培养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它们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①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品种。
优点
②还可以培育脱毒植物,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对比
对比项目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根本区别
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新个体的产生
由母体直接产生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优点
后代数量多,变异少,繁殖速度快,可保持母体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后代适应能力强。
应用
扦插、嫁接、压条、植物的组织培养等
种子繁殖、杂交育种等
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变态发育
定义:在由受精卵发育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 2025年中考生物考前必背全册知识点梳理(全国)七年级下册(学生版).pdf
- 2025年中考生物考前必背全册知识点梳理(全国)八年级下册(教师版).pdf
- 2025年中考生物考前必背全册知识点梳理(全国)七年级下册(教师版).pdf
- 2025年中考生物考前必背全册知识点梳理(全国)八年级上册(学生版).pdf
- 2025年中考生物考前必背全册知识点梳理(全国)七年级上册(学生版).pdf
- 2025年中考生物考前必背全册知识点梳理(全国)八年级上册(教师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