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pdf

【课外阅读】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外阅读】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闻一多的学术研究,从神话到先秦诸子,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

横跨领域之广,贯穿历史之长,在现代学术史上实属罕见。但他的研究有着鲜明

的未完成性特征,正如郭沫若所说:“闻一多先生的才干未尽,实在是一件千古

的恨事。他假如不遭暗害,对于民主运动不用说还可以作更大的努力,就在学问

研究上也必然会有更大的贡献。”当把闻一多的所有学术论著视作一个整体时,

就会发现,他的研究有不同的层面,在不同的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层

面有:上古文字的考证和训释如《释朱》、《释余》、《契文杂识》、《三代吉

金文释》、《金文杂识》等;以校正文字为主的古籍校勘如《楚辞校补》、《庄

子校补》、《管子校勘》、《岑参诗校读》、《全唐诗校勘记》等;古籍中词义

的诠释笺注疏证和章句章旨的阐发如《诗经新意》、《诗经通义》、《离骚解诂》、

《天问疏证》等;以多种考据方法对文学史和文化史现象的考证如《朝云考》、

《伏羲考》、《神仙考》、《端午考》、《七十二“”》等;作家生平和文学史发

展的考辨及史料的汇编如《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少陵先生交游考略》、《说

杜丛钞》、《全唐诗人小传》等;诗选如《风诗类钞》、《唐诗大系》、《现代

诗钞》等;诗人和诗作的整体研究和解读如《诗经的性欲观》、《匡斋尺牍》、

《唐诗杂论》、《杜甫》、《读骚杂记》、《屈原问题》、《人民的诗人——屈

原》等;文学史研究如《歌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四千年文学大势鸟

瞰》、《中国上古文学》、《唐文学年表》、《律诗底研究》等。这种从微观到

宏观、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上“”“下”贯通的学术追求,是现代学术的典型特征。

这八个研究层面的汇通,使闻一多既区别于中国传统学术中乾嘉学派的烦琐考据

家,又区别于近代以来以西方理论不切实际地高谈阔论中国学术的理论家,从而

成为在学术方法论上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现代大学者。

闻一多的这些研究层面在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学术领域里都有所体现,都各有

深厚扎实的专门学术论著。其中前五个层面基本上属于考据之作,用的是乾嘉学

派朴学的研究方法,也采用了西方语义学和实证主义方法。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求

真,认识研究对象的真实面貌是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闻一多重视古籍研究

中最基本的文字、训诂、注疏等考据学方法,是与研究对象自身的特征和由此而

生的学术传统分不开的,也与当时学术风气和个人思想精神追求有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学术博大精深。自文字产生以来,就开始记录上古

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产生了最初的古书。记录古书的文字不断迁

移变换,字形、字音、字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复杂的演变,因而对于古籍,不

同时代有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中国学术中由于对先秦两汉时代语言隔阂而产生的

各种古注,再加上尊儒读经需要而产生的注疏,使后人阅读古籍时不仅要面对本

文,而且要面对解释不一的注疏。古籍流传过程中又会产生各种错误,如唐以前

古籍大都手书于竹木简、缣帛和纸上,辗转手抄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错误;唐以

后印刷术发展后,原始手抄本相继失传,古籍版本泛滥,讹误百出,出现了衍文、

脱文、讹文、倒文等错误。所以,中国传统学术中兴起了版本学、校勘学。加之

由来已久的今古文之争,又产生出如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注疏学等学术类

别。而这些还古书以本来面目的学术追求,也正是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实学风。

闻一多在《楚辞校补》的引言中曾说过他之所以致力于校勘的原因在于:较“

古的文学作品所以难读,大概不出三种原因。(一)先作品而存在的时代背景与

作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因年代久远,史料不足,难于理解;(二)作品所用的语

言文字尤其那些约定俗成的白字(训诂家所谓假借字),最易陷读者于多歧义的

苦境;(三)后作品而产生的传本的讹误,往往也误人不浅。”包括楚辞在内的

古典群籍都有这三重困难。所以,要读懂古书,了解古人思想,欣赏古诗艺术,

必须首先了解其背景,而尤其要先理解词义和还古书本来面目,也就是先求文本

的真实、可靠、全面、准确,然后才能进入其思想艺术境界。所以校勘辑佚是古

典学术研究的第一门径,音韵训诂则是第二门径。欲求词义的诠释,必先明白前

代学者的注解,笺注疏证就是治古籍者必备的学问了。研究对象本身的这些特征

决定了闻一多进入古代文化文学的学术世界后,必然要先从校勘注疏考证等层面

开始。又因为中国已有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清代学者已经创立了一整套非常规

范的学术操作程序可供借鉴,所以闻一多的学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也承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