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学计划.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学结合教学计划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的,教职成

[2006]4号文说: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

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

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

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

关键问题。”因此,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很有意义的。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

1、工学结合的基本内涵

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

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这种

模式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

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

教育理念,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体现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从封闭的学校

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学科学历本位走向职业能力本位,从

理论学习为主走向实践过程为主;体现了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

结合”的教育方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

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制度。它作为教育制度是有章可寻的,我国

近代的实业教育和新式学校的“工学并举”。建国初,我国教改中

出现的半工半读学校,“轮流上课和下厂”的学生有四百多万,刘

少奇因此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极大地促进当时

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现代职

业教育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

工学结合是一种助学举措,是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部

分职业院校学生因为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可以通过到企业顶岗劳动

获取一定的报酬,用来补充学费,实现家庭零负担或少负担。一些

职业院校开展了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

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探索。它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任务。要求

探索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招生、学籍、教学等学校管理制度,探索

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实行弹性学制;要求探索建立

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2、工学结合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也指导实践,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

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强调以正确的认识

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强调实践与认识

的统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敎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

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革命导

师列宁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

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

及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

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历代党和国家

领导人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

项基本措施”。这些马克思主义者言论深刻揭示了劳动与教育的双

向关系,是职业教育贯彻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也是职业教育培养

合格人才的重要理论支撑。

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特别是体验性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知识和信仰广泛地存在于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多方面解释,

其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

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

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它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

做出自我调整,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

握知识和技能。这种理论的提出,为工学结合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

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为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有选择有方向地学习,在身

体力行的实践中感受、体验和学习知识,从而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

奋发向上的情操,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养成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

能力和素质,从而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

完善。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根据教育界近几年的研究,工学结合一般有如下具体模式。

1.引企入校模式

“教室里种庄稼,黑板上跑机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软肋”,

也是教育与市场、学校与企业“两张皮”的体现。但在一些职业学

校“车间”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