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两者相辅相成。礼法结合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08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化法治西周夏商汉春秋战国秦宋魏晋隋唐清元明《禹刑》《汤刑》《九刑》子产铸刑书依法治国;《秦律》《九章律》律令儒家化《唐律疏议》《宋刑统》援引唐律《大明律》《大清律例》敬天保民儒家德治思想儒家正统地位大唐开元礼理学《吕氏乡约》太祖六谕圣谕十六条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一1.德治思想渊源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商代夏,周又代商,……统治者意识到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比夏商时代有了重大进步。——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夏商: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注重统治者本身的道德要求(德治)思考:敬天保民思想出现的原因?如何认识该思想?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一2.法治思想渊源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习惯法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泽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左传·昭公六年》思考:子产“铸刑书”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何会遭到反对?影响:限制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刑书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改革色彩,为法家的“以法治国”提供了经验,也为历代王朝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基,成为秦汉以后封建法制的滥觞;对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促进封建社会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反对原因:法律不公开,贵族拥有解释法律、免于刑罚的特权(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一3.德法之争(1)表现:儒家与法家之争(2)概况学派治国手段代表治国思想儒家人性善,主张德治,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孔子①为政以德②不过度消耗民力孟子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②民贵君轻法家人性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和刑的手段商鞅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颁行法令,奖励耕战)韩非子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必守法令思考:儒法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果如何?为什么?焦点:治国手段结果:儒家不被重视,法家受到重用原因: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并不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富国强兵,适应统治者需要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一3.德法之争(1)表现:儒家与法家之争(2)概况(4)影响(3)实质: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情况下,诸侯们寻求治国道路之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不可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地供统治者剥削,必须用暴力加以强迫,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剥削阶级立场。……他一再强调要用严刑峻法制止人民的反抗。这是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理论上的表现。——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积极:儒家重视民生与民意,推动民本思想发展;法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局限:儒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严刑峻法,易造成暴政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二1.秦汉:律令并行(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在法律实施上,坚持轻罪重罚,严刑酷法誉适(敌)以恐众心者,翏(戮)。翏(戮)者可(何)如?生翏(戮),翏(戮)之已乃斩之之谓(也)。(2)汉:汉承秦律,制定《九章律》秦、汉政府都颁布了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