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_原创文档.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1.自人类社会产生起,教育也就产生了。√1

2.人类最早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实施,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场所。√2

3.由养老制度体现的学校教育的萌芽,所在场所的名称是成均。×6

注:“成均,为五帝之学”“庠者,养也”

4.原始社会的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要手段。√2

5.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劳动经验、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就由学校教育来完成了。×

6.甲骨文中“多方小子其教戒”的卜辞说明:商代已有周边方国的青年来商朝留学。√14

7.甲骨文的发现证实,我国从西周开始有了专门的习字教学活动。×13

注:商代开始就有

8.西周已经有了大学和小学,说明西周已经建立了完整独立的学校教育体系。×

注:西周的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当时的教育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9.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

10.西周时代的“学在官府”,是指学校只准由政府兴办,不允许私人办学。×

注: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11.西周学校的教师都是在职官员兼任的,教学是政治事务的组成部分。√

12.西周的学校教育,以贵族子弟为主要对象。√

13.西周的乡学,是设立在乡里的基层学校。×

注: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14.西周所谓的六艺之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5.西周的乐教,广泛(不对)进行各类(不对)歌乐舞蹈的教学。×

16.六艺中的“御”,是学习驾驶各类车辆。×

注: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17.《史籀篇》是中国古代供识字教学的最早的字书。√24

18.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主要是因为社会动乱,各国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

社会需求

19.学术的扩散和下移使民间有了从事教学活动的条件。√

20.“士”在春秋战国时期专指从事学术文化研究和传授的人。×26

21.“士”本为“民”,但又是官僚队伍的重要候补力量。√

22.私学的产生使教育不仅扩展到民间,而且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部门。√

23.“养士”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培养人才,但“养士”的结果是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24.稷下学宫的教学活动,都是由齐国官方主持进行的。×55

注:官方主办,私家主持

25.自由论辩、学无常师是稷下学宫的重要办学特色。√

26.孔子出身显贵,一生都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29

27.《论语》是孔子所撰写的。×

28.孔子“庶、富、教”的思想,是说教育要在人口繁盛、生活富足的基础上进行。√30

29.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因为德教可以使民众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31

30.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31

3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反对在教育对象上有任何人为的限制。×

32.“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反映出学习与做官的必然联系。√

3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见孔子将文化知识和典籍的学习放在首位。×

注:品行道德优于文化知识

34.六经都是孔子亲手撰写的。×

注:孔子研究并编成教材

35.孔子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严己宽人,推己及人。√42

36.孔子指出,犯了过错且不能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45

37.“启发”和“举一反三”都出自《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8

38.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家。×39,对的

39.孔子主张,学生要“学而不厌”,教师要“诲人不倦”。×45【教师】

40.“教育”、“学校”这两个词,最早都出现在《孟子》书中。√

41.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在于“得民心”,它的效果要强于一般行政手段。√68

42.孟子认为人性有天赋的善端,教育的作用就是顺其天性,使善端自然发展。×68【找回扩充】

43.孟子将教育的目的概括为“明人伦”,也就是要掌握社会上一切人际关系的准则。×

44.孟子强调艰苦磨炼,认为这是人成大器之前必然要经历的过程。√70

45.“反求诸己”是指做任何事如果未能达到期望值时,应该首先从自身找原因。√70

46.所谓“自得”,就是不求他人而自己学有所得。×71【独立思考】

47.私淑弟子,就是老师未经正式手续而私自招收的子弟。×66

48.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善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

49.儒家经学的系统传授,虽肇端于孔子,但得力的提倡者则是荀子。√73

50.荀子的学习论强调“积”,因此是以外求为主的。√

51.荀子认为耳闻目见是

文档评论(0)

139****98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