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
希望”“扩散!扩散!捡到一张准考证,别耽误孩子高考”……近年来,
这类看似是为人着想的“善意提醒”,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里频
繁出现。不少读者来信反映有许多貌似关心体贴的“提醒”,实则是
一种推销手段,其中也不乏谣言。这些谣言,除了涉及食品安全、健
康养生,还主要涉及人身安全、政策法规等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具有高度“贴近性”。
这些谣言看似“无伤大雅”,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很多谣言
与食品安全有关,出现过“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假鸡蛋”等。谣
言反复出现,会给被中伤的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困
扰。据报道,今年年初,“塑料紫菜”谣言就导致多地超市下架紫菜
产品,不少经销商退货。当然,比眼前显性危害更严重的后果在于,
此类谣言看似温情体贴,实则误导公众。每一次的欺骗,都将损害人
与人之间的信任,消解公众的善意和爱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7月24日)
材料二: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敬宏分析,“朋友圈”里分享信息
的基本都是亲朋好友或同事。在这里转发谣言一般会被认为是出于关
心,收到信息的人们往往会收起心中的防线。在这样虚拟的“熟形成
谣言就会从这个“朋友圈”跳到另一个“朋友圈”,人社会”,
裂变式传播。各种以提醒、体贴形式传播的谣言还抓住长辈“宁可信
其有”的心理,使其自愿转发。传播者出于好心随手转发,往往源于
制造者的精心包装。记者发现:有的谣言以“善意提醒”为名,利用
公众善心,让人放松警惕;不少打着“科学实验揭秘”“有图有真相”
“权威人士透露”等幌子;还有的标题十分惊悚,比如“有毒”“致
癌”“致死”等,吸引更多人注意。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表示,有人纯粹为了追求好玩
刺激,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无厘头信息。把转帖、跟帖多,看成是一种
“荣誉”,甚至想以此成为“网红”,提高自身知名度。有的是利益驱
动,个人或机构为了博取眼球,用流量赚广告费。江苏省公安厅网络
安全保卫总队民警周千里认为,有的属于炮制谣言以打击竞争对手。
商家借扩散谣言向竞争对手泼脏水,以此破坏对手在受众群体中的口
碑,意图牟取不当市场利益。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7月24日)
材料三:
近年来,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逐渐加大了对谣言的治理力度,一定程
度上震慑了网络违法行为。周千里认为,主管部门要把好关,完善舆
情监测预警机制,对网络谣言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通报责任单位
开展核查工作。同时,强化打击力度,依法对故意造摇或传谣者给予
处罚,增加造摇者的违法成本,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张晋升认为,貌似关心的谣言广受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卫生
健康比如公众在健康养生方面存在较大知识缺口。信息不对称,
部门、科学机构可以鼓励推广正规的科普账号,提供量多质优的科普
类新媒体产品。网警巡查执法账号、媒体、互联网企业可以共同建立
反摇平台,形成辟摇合力。
从公众角度看,谣言容易流行,说明一些群众缺乏起码的常识和判断
力,有从众、随大流、盲目猎奇的心理,有意无意间成为谣言的传播
者。徐敬宏提醒,在收到社交媒体模糊、可疑信息时,不轻易转发,
而要与权威媒体进行核实比对。
(摘编自央视新闻移动网2018年7月25日)
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制造
者精心包装、以各种提醒、体贴形式散布的谣言,往往能打动好心的
传播者,以致形成裂变式传播。
B.有人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无厘头信息,把转帖、跟帖多看成是一
种“成就”,甚至想以此来提高自身知名度。
C.在人们的微信群、朋友圈里频繁出现关心体贴的“善意提醒”,实
则是误导公众、损害信任、消解爱心的谣言。
D.公众要提高谣言鉴别力,收到社交媒体模糊、可疑信息时,不要
轻信、轻转,而要与权威媒体进行核实比对。
2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
的个人或机构利欲熏心,希望用流量来赚取广告费,或炮制谣言以打
击竞争对手,以便牟取不当的市场利益。
B.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若能加大对谣言的治理力度,推进网络空间
法治化,就可对网络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C.看似无伤大雅的网络谣言,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获
取亲朋信任得以广泛传播,并产生严重后果。
D.群众缺乏起码的常识和判断力,有从众、盲目猎奇和“宁可信其
有”的心理,有意无意地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30.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移动网报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验室质量控制措施.pdf
- 论心理学与管理的关系.pdf
- 考勤管理制度8887.pdf
- 老师读书分享会心得(精选5篇).pdf
- 美丽乡村行解说词.pdf
- 网络信息管理员的岗位职责(通用11篇).pdf
- 网吧消防安全应急预案.pdf
- 绿化种植工程的施工监理要点.pdf
- 综合素质表自我评价.pdf
- 绩效管理故事.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