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评价标准解读.ppt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评价标准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案例分析(通用版)(3)术前5天患者做了肿块的穿刺取活检,造成了手术部位皮肤破损,手术日创面尚未修复,增加了微生物定植机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六、案例分析(通用版)(4)大量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不当的备皮方式会明显增加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剃毛是诸多去毛方式中感染风险最高的,因为更容易损伤皮肤造成微生物的定植,而且临手术时间越近去毛发生感染的风险越小。术前日和术日晨洗必泰沐浴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尤其是大手术、免疫功能低下、术前筛查有多重耐药菌定植的患者。该患者在术前1天由陪护用剃毛刀去除腋毛,是造成皮肤破损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高风险行为。术前普通沐浴都没有做,完全没有清洁皮肤,埋下感染隐患。上述情况说明该院的护理培训管理机制不到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随意。六、案例分析(通用版)(5)《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对于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高龄等高危人群应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以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患者患糖尿病多年,在院期间血糖未有效控制,术前穿刺活检报告恶性,手术持续210分钟,应评估为高危人群。但国家规定清洁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30%,很多医院对医生超限予以重罚,导致医生不对病人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对于清洁切口一律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未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六、案例分析(基层版)1999年卫生部通报X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经调查,此次感染是以龟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六、案例分析(基层版)(1)正确清洗消毒、灭菌手术器械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环节。器械灭菌方法首选高压蒸汽灭菌,通过工艺、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来准确评估灭菌效果。案例中器械采用的是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效果无法实时准确检测,工作稍一疏忽就会给手术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六、案例分析(基层版)(2)使用消毒剂浸泡灭菌,必须对消毒剂配制、有效浓度、浸泡消毒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严密监控,这样才能保证灭菌效果。该案例持续的55天期间未发现戊二醛的浓度不达标,说明根本就没有对消毒液的使用进行监控,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六、案例分析(基层版)(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定期核查和督导是防范医院感染暴发于未然的有效手段,必须定期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进行监测,灭菌使用的消毒剂必须每月取样行微生物学检测。该案例中从出现感染到找到原因经过半年之久,直到卫生部专家进驻后才对消毒剂进行浓度检测,说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完全没有履行工作职责。六、案例分析(基层版)(4)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控,是及时发现感染、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完善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做好监控的保障。此案例中从发生感染病例后,临床未及时报告,感染管理部门未常规开展感染病例监测,未及时发现暴发,暴发出现后没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说明该院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上存在严重缺陷,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谢谢聆听!三、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通用版)6、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医生不习惯使用洗必泰类消毒液。7、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选用的种类、给药的时机不合理,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或出血大于1500ml不追加抗菌药。8、不注重术前皮肤的清洁,对多重耐药菌定植或感染患者未使用洗必泰类消毒液或抗菌皂液沐浴。1、查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控资料:1)感染管理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记录是否完整、监测方法是否有效,数据是否真实)2)外科病室是否定期接收到反馈信息、是否按时上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访谈外科医生、外科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是否知晓本科室相关的手术部位感染数据。四、督查重点(通用版)四、督查重点(通用版)2、随机抽查择期手术病历,查阅入院后待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及使用的理由、病历记录与检测报告是否提示感染。3、抽查入或出院诊断有糖尿病的外科手术病人,查询手术前血糖水平。四、督查重点(通用版)4、访谈外科医生、外科病房护士手术病人怎样做皮肤准备?哪些手术需要去毛?怎样去毛?去毛的时机?现场随访一名手术病人皮肤准备情况。5、访谈手术医生手术野皮肤消毒方法和范围。手术室查看使用的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剂资质证明,是否适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四、督查重点(通用版)6、抽查手术时长大于3小时的患者病历,查询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和品种品规是否按规范要求。7、手术室查看病人保温设施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情况。四、督查重点(通用版)8、至微生物室了解被查医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访谈外科医生术前发现患者有M

文档评论(0)

HappyDo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