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法的文化属性: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第一节 公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doc.pdfVIP

第五讲 法的文化属性: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第一节 公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doc.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法的文化属性: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滋贺秀三教授在谈到欧洲与中国在法文化上的对极性时说:“纵观世界历史,

可说欧洲的法文化本身是极具独特性的。而与此相对,持有完全不同且最有对极

性的法文化的历史社会似乎就是中国了。这一点大概已为大多数人所肯定。在

欧洲,主要是以私法作为法的基底和根干;在中国,虽然拥有从古代就相当发达

的文明的漫长历史,却始终没有从自己的传统中生长出私法的体系来。中国的所

谓法,一方面就是刑法,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统治机构的组织法、行政的执行规

则以及针对违反规则行为的罚则所构成。”这是相当敏锐的见解。从内容要素上

看,中国传统法律中确有关于行政、经济、民事、婚姻、家庭、诉讼等方面的规

定,但这些规定大都是刑法化的,程度不同地含有某种刑事性质,与西方的同类

规定大异其趣。在比较法的视野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可谓一种刑事性的或者

说以刑法化为其基本特色的公法文化。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导源于公法与私法的

划分。将法分类为公、私两类是罗马法学家的创造和贡献。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

在其敕定的《法学阶梯》中开卷明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与私法。

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马克斯,韦伯从法律社会学

的角度提出了—个较抽象的定义,他说:“与社会学的区分相适应,公法干脆可

以界定为这样一种行为准则的总和:按照法律制度必须赋予行为的意向,行为涉

及国家强制机构,亦即它服务于国家机构本身的存在、扩展以及直接贯彻那些依

照章程或者默契所适用的目的;而私法则可以界定为这样一种行为准则的总和:

按照法律制度所赋予行为的意向,行为与国家的强制机构无涉,而是仅仅可以被

国家强制机构视为通过准则调节的行为。”

由于区分技术和视角的差异,人们对公法与私法的理解和措辞或有不同。一

般认为,公法调整的主要是国家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私法则主要调整公

民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法

律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组织法等,纯属于公法范畴。

私法从本质上说是民事性的,法律主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如民事法、婚姻法、家

庭法、合同所生之债,以及海商法、继承法等,是私法的主要内容。理清了公法

与私法的划分,就容易理解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的区别了。所谓公法文化,本质

上是一种刑事性,亦即刑法化和国家化的法律体系及其意识;私法文化则是一种

民事性,即民法化和私人化的法律体系及其意识。

第一节公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

一、中国传统法律的刑事性(刑法化)

(一)法典的刑事性(刑法化)问题

中国是一个发达的成文法国家。国家法律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基本上是法典。

从普遍认可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算起,中国的法典编纂史已有两千多年。

如果像有的专家认为的那样从《洪范》起算,则编纂史的时限就要再翻一番。

中国古代法典沿革清晰、一脉相承。尽管它们被冠以刑、法、律不同字眼的

称呼,其性质却是一致的。因此,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刑、法、律三字的含义是

相通的,可以相互为训。如《尔雅,释诂》云:“刑,法也”,“律,法也”。《说

文》日:“法,刑也。”《唐律疏议·名例》亦说:“法,亦律也。”从时间顺序上看,

现今称之为古代法的,在上古三代最初主要是刑,在春秋战国是法,秦汉以后则

主要是律。这三者的核心乃是刑。[3]所以,无论是《吕刑》还是《法经》,抑或

《唐律疏议》、《宋刑统》,以至《大明律》、《大清律例》等,都可以说是刑法典。

李悝著《法经》六篇,流衍至于汉初,萧何加为《九章律》,历代颇有增损

分合,至唐《永徽律》出,始集其成。虽沿宋迄元、明而面目一变,然科条所布,

于扶翼世教之意,未尝不兢兢焉。君子上下数千年间,观其教化之昏明,与夫刑

罚之中不中,而盛衰治乱之故,綦可观矣。德宗末叶,庚子拳匪之变,创巨痛深,

朝野上下,争言变法,于是新律萌芽,迨宣统逊位,而中国数千年相传之刑典俱

废。

上述所言“中国数千年相传之刑典”,正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然而,

人们对《洪范》的性质还有争议,宁汉林先生通过对《洪范》从体例到内容的详

细研究,认为“《洪范》是夏禹时期所制定的成文刑法典。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确实只具有成文刑法的雏形。如果以唐律为模式来衡量,相差甚远。然而,《洪

范》中却规定了奴隶社会最主要的刑法制度和刑法原则。《周礼·秋官司寇之职》

和《尚书·吕刑》有不少的刑法制度和刑法原则都是渊源于《洪范,》只是由于西

汉以后的儒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