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第1-8单元 课外阅读.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第1-8单元 课外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核心素养阅读(部编版)

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课外阅读)

?单元主题概述?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语文要素及其解读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阅读《古诗三首》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阅读《燕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阅读《荷花》,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习《燕子》时,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并抄写;学习《荷花》时,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在“交流平台”进一步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核心素养阅读训练?

一、(2020·单元测试)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阅读正文

阅读提示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

树阴照水③爱晴柔④。

小荷才露尖尖角⑤,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③照水:映在水里。④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⑤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①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②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③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④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读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仿佛可以看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道______缓缓从______中流出,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池畔的______在阳光的照射下,把______倒映在水面上。(填序号)

①泉眼②绿树③细流④树荫

2.结合注释,写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

3.诗中有几个字用得非常生动:一个“_____”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细流才无声;一个“_____”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标题“小池”就是小池塘的意思。

B.从“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C.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泉水、绿树、荷叶、蜻蜓等。

D.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2020·课时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阅读正文

阅读提示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①

两两归鸿②欲破群③,

依依④还似北归人⑤。

遥知朔漠⑥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⑦。

【注释】①《惠崇春江晚景》组诗共有两首,课本中选择的是其中一首,这是另一首。②归鸿:归雁。③破群:离开飞行队伍。④依依:不舍之貌。⑤归人:回家的人。⑥朔漠:北方沙漠之地。⑦更待江南半月春: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吧。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

1.这两首诗都有对景物的描写。第一首诗中的景物较为丰富,有静有动,有植物也有动物,其中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有______和_____。第二首诗则是集中对_____这一种景物进行描写。

2.我能猜出第一首诗中的“蒌蒿”是一种植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像“蒌嵩”这样由偏旁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还有______和______。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惠崇春江晚景》是一组题画诗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