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重难点知识梳理(干货).pdf

2024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重难点知识梳理(干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重难点知识梳理

(干货)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⑴多元一体:呈现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之势,但中原地区是

中华文明交融、诞生的核心区域,最终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的多元一体的格局。

⑵兼容并蓄:在中华文明内部,主导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

蓄,不断丰富中华文明内涵,促进各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和文

化认同感增强。

⑶延绵不断: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

移,总体上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

延绵至今。

2.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⑴政治: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

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

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相对松散。

⑵经济: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低下;集体劳动;出

现了奴隶制。

⑶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统治阶

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

3.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条件

⑴地理因素:依靠大河或海洋的有利条件,便利了对外贸易

和扩张。

⑵经济因素:农耕经济发达,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增强了

实力。

⑶政治因素: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统一;较为完备的官僚机

构和军事实力。

4.古代帝国的扩张具有灾难性的一面,但是也促进了文明的扩

张与交流,各民族相互交融,促进了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

5.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

⑴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春秋战

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⑵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

僚政治。

⑶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时

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⑷隋唐:唐朝实行州、县二级;唐中期以后,朝廷在地方设

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⑸宋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监督;将兵权

收归中央。

⑹元朝: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⑺明清:废行省,设三司。

6.郡制和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不是秦朝。

7.“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封国,只是通过分割封国领地来削弱地

方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8.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⑴先秦: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利的交接方式由“禅让”变成

“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了统治阶级内部

的权力继承原则。

⑵秦朝: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

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⑶西汉: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皇权。

⑷隋唐:三省六部制,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

同时提高了行政效率。

⑸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

政、军事和财政,削弱了相权。

⑹元朝: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

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

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⑻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

9.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⑴西周——世官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血缘、姻亲。

⑵春秋战国——举荐或军功爵制——养士、军功——军功。

⑶汉代——察举制、征辟制——察访人才、举荐做官——品

德。

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评士人、按品授官——

门第。

⑸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

——才学。

10.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趋势

⑴选官标准:西周依据血缘关系分配官职,汉代的察举制依

据品德荐举官吏,隋唐原来的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吏,

反映出中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从血缘转变为德才。

⑵选官基础:担任官吏是西周各级贵族的特权,两汉及魏晋

南北朝的官位被世家大族垄断,科举制实施后,普通平民获得

了参加科举的权利,扩大了选官的社会基础。

11.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⑴有利于维护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

⑵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⑶有利于国家选出真正适合统治需要的人才。

⑷推动了官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⑸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的发

展。

与察举制相比,九品中正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

意性,实行之初,有选贤的作用,但成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

工具,出现“上品无寒门

文档评论(0)

过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