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七单元《红楼梦》诗词曲赋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七单元《红楼梦》诗词曲赋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诗词曲赋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并把握其深刻的内涵。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将《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联系起来,从诗词看人物形象塑造。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红楼梦》中的曲赋,并将《红楼梦》中的曲赋与人物命运联系起来,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学习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诗词,从他们的诗词中看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体会曹雪芹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学习《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探究诗词曲赋与人物的命运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体会诗词曲赋在书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视频)

人生自有诗意,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红楼,品诗意,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在大观园的诗词世界里遨游。

(二)教学内容

1.《西江月》:首先我们来看写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教师范读)

提问:通过老师刚才的范读,同学们认为这两首《西江月》对贾宝玉的评价是怎样的?为什么?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我们在诗词中看到贾宝玉不愿意读的是圣贤书,不愿意走的是世俗路,他有才华,经常能说出一些古代典籍的内容,他写的诗也不错,所以作者在这里是寓褒于贬的。

“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看似嘲,实则赞,因为这些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所以此诗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则是对贾宝玉的赞美和褒扬,赞扬了他的顽劣、叛逆。

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词映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板书),《西江月》正是体现了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咏白海棠》作词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就展现了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学生齐读)

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半掩门”写看花人,这让人不禁想到《西厢记》中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此句写诗人因花的白净想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

②“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句用“偷来、借得”表现出诗人的清高超拔。

③“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拭啼痕”表现了诗人的悲愁、怨恨,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吻合。

④“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同谁诉”写出其寄人篱下,伤心绝望,无人倾诉的孤独伤感,“倦倚”则与弱柳扶风的黛玉形象吻合。

从林黛玉的《咏白海棠》,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风流别致、多愁善感的黛玉,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吻合。

3.再来看薛宝钗的《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①“珍重芳姿昼掩门”既写出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是诗人对自己高贵身份的矜持和对封建妇德的恪守。

②“淡极、更艳”写出白海棠一洗颜色,更加清洁,表现出诗人罕言寡语、敦厚平和的为人处世原则。

③“凭清洁”表现出她的自誉自信,“不语”则表现了她稳重的特点。

此诗以花写人,反映薛宝钗含蓄浑厚、稳重大方的特点,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4.曲《枉凝眉》

“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他本是神瑛侍者。他们前世有缘,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爱,宝玉对黛玉始终呵护有加,但他们的美好爱情,如镜花水月一般,无法成为现实。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实现了她“还泪”的诺言。

此曲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听到宝玉伏于黛玉灵前嚎啕哭诉,真诚的向黛玉袒露自己内心全部的隐衷。

此曲也隐寓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板书),终究,黛玉和宝玉还是没能敌过“金玉良缘。”

5.小组合作探究:阅读第五回的判词,思考以下两个判词在文中的作用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

①正册判词之三(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精明”一词写她想有所作为,小说中“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第五十五回)。

“生于末世运偏消”说探春志向未遂,才能无处施展,是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