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素养·唯物史观6.“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两个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以德化民,勤俭治国19年,王莽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后来,王莽被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2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汉高祖3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汉武帝同姓的皇储,即刘禅,因此被誉为“光武皇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20-25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跨学科·地理与历史】1.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分析、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如图为《东汉形势图》,图中①处是(?)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镐京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2.《文献通考·田赋考》记载:“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说明(?)

A.王莽改制起到成效 B.农业遭到破坏,物价较低

C.为缓和社会矛盾,雇人消灾 D.自然灾害严重,物价极高

【新情境·历史解释】3.许多历史名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迹,刘秀的贡献是(?)

A.建立西汉,休养生息 B.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C.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D.三顾茅庐,匡扶汉室

【跨学科·统计与历史】4.下图是东汉初期人口增长示意图,据此可以看出东汉初年(?)

A.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

C.人地矛盾极为突出 D.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跨学科·美术与历史】5.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登上了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封面(如图),这体现出该文物具有较高的(?)

A.文学价值 B.史学价值 C.艺术价值 D.收藏价值

【新素养·唯物史观】6.“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两个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B.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

C.都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D.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新情境·史料实证】7.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新情境·史料实证】8.说唱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早在汉代时,它就成为百戏中的一种,如下图所示的说唱俑现珍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它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从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的(?)

A.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 B.民族交往频繁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新情境·史料实证】9.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信息。如图透露出东汉何种社会现象(?)

A.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 B.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C.活泼的民间生活气息 D.普通百姓的住房情况

【新素养·历史解释】10.创建太平道的张角,历经十多年传教,积攒了数十万信徒,在东汉宋年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以下关于该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C.建立了“张楚”政权 D.推翻了东汉统治

【新情境·综合素养】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班固《汉书·文帝纪》

材料三光武帝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摘编自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治世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与西汉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请再列举一例东汉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汉文帝和汉光武帝开创盛世局面的原因。

(3)上述材料的探究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

1.9年,王莽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后来,王莽被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这一看法是因为他的出身是(?)

A.皇帝的妻族 B.底层传教的农民

C.皇帝的宦官 D.新朝的开国皇帝

2.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

3.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定鼎(建国)帝王”与“中兴之君”两项头衔的皇帝。和他两个头衔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

A.西汉建立,文景之治 B.西汉建立,盐铁专卖

C.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D.东汉建立,黄巾起义

4.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

文档评论(0)

快乐美好每一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