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三1张三出生在秦朝,秦朝地处北方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腐败严重2李四李四出生于战国时期,因不满秦朝的暴政而加入农民起义队伍他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起义领袖自身素质不高军事策略缺乏,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国家的目标,被秦朝镇压3王五王五出生在汉朝时期,他是汉高祖的孙子,由于不满秦朝的暴政而加入了农民起义队伍他的起义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缺乏组织纪律和战斗力,最终失败了综上所述,秦朝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其政治腐败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20-25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新素养·史料实证】1.《过秦论》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 B.徭役繁重 C.赋税沉重 D.刑罚残酷

【新素养·历史解释】2.秦朝是“成也法家,败也法家”。它的成功,是建立了高效的汲取制度;它的失败,是这套制度没有可以约束它的力量,导致它汲取过度,超过了民众的承受力。该观点最能说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度

C.秦末农民大起义 D.秦朝残暴统治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A.赋税沉重 B.刑罚残酷 C.偷盗猖獗 D.徭役繁重

【跨学科·电影与历史】4.电视《火烧阿房宫》真实地再了两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为建阿房宫和其他工程,秦朝每年役使大量犯人、奴隶和平民,这反映了秦朝哪一方面的暴政(?)

A.刑罚残酷 B.赋税沉重 C.徭役繁重 D.兵役繁重

【跨学科·语文与历史】5.《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秦末农民起义的(?)

A.经过 B.原因 C.特点 D.影响

【新素养·史料实证】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革命怒吼声,划破万里长城,“奋臂大泽而天下应”,谱写了历史的壮丽篇章。这场农民起义(?)

A.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B.借助了民间的太平道

C.攻占了封建王朝的都城 D.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新情境·典籍中历史】7.《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材料提及的起义(?)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根本原因是遇雨误期

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D.发生于公元前2世纪

【新素养·史料实证】8.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果腹,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千里之地尽是尸骨,百姓生活并不如意。下列两幅图片有何关联(?)

A.秦朝人民修筑长城热情高涨 B.秦朝繁重徭役激化社会矛盾

C.秦朝刑法严酷激起民愤 D.起义胜利秦朝灭亡

【新素养·时空观念】9.准确把握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1世纪初期 B.公元前2世纪初期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新素养·史料实证】10.“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它是成语“破釜沉舟”的出处,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请问此次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领导者是谁?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陈胜在什么地方建立了哪一政权?

(3)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农民起义。

1.(2024·广东·模拟预测)如图可知,秦朝(?)

A.徭役十分繁重 B.赋税非常沉重 C.妇女人口过多 D.人口结构复杂

2.(2024·广东广州·二模)湖南益阳出土的简牍《秦二世元年文书》记录,秦二世的即位是秉承秦始皇的遗诏行事,而不是像《史记》所记载的靠伪造诏书而夺得帝位。这一简牍的发现(?)

A.否定了《史记》的真实性 B.可以与《史记》相互印证

C.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D.厘清了秦二世继位的真相

3.(23-24九年级下·四川眉山·期中)下表是秦朝征发徭役情况表。据此可以推知,秦朝(?)

秦朝人口

每年征发徭役人数

服役人数占总人口

约2000万人

300万人

15%以上

A.阶级矛盾尖锐 B.重视国家建设

C.经济实力雄厚 D.集权统治强化

4.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公元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连年征调徭役丧失劳力 D.长期战乱后

文档评论(0)

快乐美好每一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