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探寻人物个性品味悲剧意义——《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联读
教学目标:
1、品味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2、思考、总结“窦娥之悲”、“鲁侍萍之悲”、“哈姆莱特之悲”的原因。
3、感受并理解悲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经典悲剧之悲的根源。
2、感受从悲剧人物身上引发的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关注,理解悲剧的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任务导入
学校话剧社准备重新演绎经典悲剧《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需要挑选话剧演员,选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二、走进悲剧世界,探寻人物个性,品味悲剧意义
活动一:“探”形象
学生走进文本,阅读三篇选文,熟悉剧情,抓取重点文段,品味语言,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文段或情节进行演绎,感受人物形象。
【明确】《窦娥冤》通过高度凝练的故事情节,将窦娥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且运用贴合人物身份的唱词、说白,塑造了一位善良、孝顺、正直、刚烈、敢于反抗黑暗社会的女性形象。
《雷雨》通过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的语言,生动展开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塑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鲁侍萍,勤劳、善良、忍受欺辱与压迫,但又顽强、刚毅、有尊严、安分、信命的下层劳动人民。
《哈姆莱特》通过激烈的外在矛盾及内在矛盾冲突,去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身上,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身上,所以他忧郁、延宕。
活动二:寻原因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分组讨论:请思考本单元三篇戏剧中主人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探究“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原因
总结人物悲剧的根源:
1、《窦娥冤》一是社会悲剧,贪官污吏草菅人命,抗争必然失败。二是个人悲剧,假恶丑战胜真善美,高利贷剥削、流氓地痞横行,善良被迫害。
2、《雷雨》一是封建门第观念;二是资产阶级周朴园的冷漠、自私、虚伪、专制是直接原因;三是命运的不可捉摸,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宿命论的思想。
3、《哈姆莱特》一是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身上寄托着人文主义思想,但他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同时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延宕的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二是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
活动三:找意义
探讨:你喜欢悲剧还是喜剧?学习完这三篇悲剧,你懂得了一些什么道理?你认为悲剧的意义何在?
明确:
1、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激发起我们的悲悯之心,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
2、点亮当下内心,感受、珍惜拥有的美好。……
三、课堂小结
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品格。
四、布置作业
请以“悲悯良知”为话题,选取社会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写一篇600字的议论文。
五、板书设计:
探寻人物个性品味悲剧意义
—《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联读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的教学既有优点,也有不足,现反思总结如下:
一、优点
1、在“三新"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采用情境式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在情境和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
2、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题突出,结构清晰,教学目标明确。紧紧围绕“探寻人物个性,品味悲剧意义”这个主题展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感受从悲剧人物身上引发的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关注,理解悲剧的意义。
3、注重引导、启发学生,营造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不足
1、教学容量大,时间太过仓促、紧张,教学内容未全部完成,本应探讨得更深入的地方探讨得不够深入。
2、语言组织能力及课堂应对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能取得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基础篇目复习《登高》.docx
-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8-2《登高》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8-3《琵琶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 厚大暑期单科测试-刑诉法测试卷及答案.docx
- Pre-AP 物理寒假作业[复制].docx
- 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义兴酒业分公司招考模拟卷02n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测试卷及答案.docx
- 6月22日道德与法治选择题练习测试卷附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