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时跟踪加强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时跟踪加强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表明

A.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B.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C.农业生产工具发生变革 D.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2.两汉之后,中华大地上一度政权变更频繁,战乱不断,素有“五胡十六国”之称。此时期(???)

A.黄河流域得到开发 B.民族交融进程减慢

C.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D.北人迁往南方发展

3.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戊戌变法

D.邓小平改革

4.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门阀政治局面。”下列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士族势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晋皇权

B.门阀政治阻碍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C.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导致了门阀政治局面的出现

D.门阀政治的形成有一定的必然

5.陈寅恪先生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其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A.北轻南重文化格局形成 B.文化教育出现了倒退

C.士族阶层影响文化发展 D.传承了汉代学术风气

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建“四夷馆”接待各国归附之人;西魏宇文泰定都长安,建“六官”,仿儒家经籍书写公牍;北齐官修前朝历史《魏书》。上述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

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 B.洛阳古都的地理优势明显

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增强 D.少数民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

7.史籍记载,公元495年,一位皇帝在与大臣对话时指出:“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此事发生于以下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江南经济发展 B.降低人民生活水平

C.消除少数民族袭扰 D.导致南方文化落后

9.《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A.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 D.源于北方移民南迁

10.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最不可能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

A.毛 B.麻 C.丝 D.棉

11.北魏至隋唐实行均田制,“均田”是指(???)

A.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对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

D.不侵犯地主阶级的土地

12.东晋南朝时期,北方面食在南方非常流行,甚至为朝廷规定的祭品。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融合的影响 D.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13.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进行激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此役之后(???)

A.东晋重新完成全国统一 B.南方继续维持割据局面

C.民族间矛盾再次被激化 D.中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设有“谱局”“谱库”,由专门的谱官掌握各类家谱、族谱的编制情况,规定民间编纂的家谱必须到政府备案,与政府谱局存档簿状对照无误后,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做法(???)

A.保证血缘正统传承 B.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

C.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D.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15.西晋人鲁褒作文写道:“……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这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A.攀附门第 B.醉心功名 C.骄奢享乐 D.从业工商

1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而唐长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