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变迁研究.doc

大都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变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8

大都市民俗文化空间变迁研究

——以广州为例

【摘要】广州作为南中国的大都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其传统的民俗文化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民俗的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本文认为民俗文化空间始终是城市居民寻求文化认同最好的载体,它有自身存在的必要性,认识民俗空间的物质与非物质形态之间的演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和发展城市的精神脉络

【关键词】民俗文化空间社会变迁

广州历史

1.祖辈探源

广州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远在4000多年前,古百越族的先民们就在这水网纵横、虎豹虫蛇出没的蛮荒之地开垦种植。公元前九世纪,广州属于周朝的楚国,至今在越秀山麓还有一块石碑,刻着古之楚庭四个大字以记史证。广东于春秋时为百越之地。所谓百越(后同音转化为“百粤”),是因为江南之地多少数民族。以岭南这块地方就同时有着许多部族群体居住在一起,如壮、瑶、黎、苗、胥等。

2.地理环境

广州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广州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3.重商传统

广府人有重商情结,自秦汉始,广州历代皆为商业之都。

古籍载,商周时岭南已向中原“进贡”,岭南岭北也有某种程度的商品交换。唐代,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诸国。当时广州的商人有几种,既有小商贩,也有大富商,亦官亦商者也不少。海商方面,主要的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往来于海上丝绸之路,他们富有开拓精神,赚取不少利润之时,也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一种“牙商”,也称“牙人”,即最早的经纪人。他们拉拢撮合买卖双方,收取佣金,使商业范围扩展至偏远的城镇,也使广府文化辐射开去,功不可忘。

4.华侨文化

广州是著名的侨乡。由于广州外贸发达,故很早便有广州人到外国侨居。唐乾符六年,广州被黄巢起义军攻陷时,不少广州商人成批乘船避居东南亚国家,这是广州人第一次大批移居国外。鸦片战争爆发,不少广府人背井离乡出洋谋生。戊戌变法失败后,广州府一些知识分子流亡海外,一些有志之士也到外国寻求救国的途径。“中西合璧”的华侨文化形成,影响国内的革命文化,也使广州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广州民俗概括

常见的关于民俗文化空间的定义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物质性内容指民间文化活动集中的场所和外在物理形态,非物质内容指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涵及象征意义,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民俗文化空间的考察实际上是在阐明这两个方面如何互相作用,在广州这个案例里同样如此。

1、食俗

“食在广州”,这已成为世人皆知的行谚。古代广州,中原移民到来之前,就已有独特的饮食风格,广州在成为城市之前,属于亚热带水网地带,虫蛇鱼蛤特别丰富,垂手可得,随取随吃,由此养成了喜好鲜活、生猛的饮食习惯,至今仍未完全改变。同时,自秦汉以来,汉人不断进入广州,他们不但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同时也带来了“烩不厌细,食不厌精”的中原饮食风格。

2、建筑

=1\*GB3①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在明朝已成为广州城区的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渐形成。而西关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范围包括文昌桥、大观桥、泮塘、昌华园周围一带。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西关大屋的门廊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

门厅(门官厅)中设天宫和土地神仕,其后有中门四扇,平时不开,只有乘轿贵客来访才开,

文档评论(0)

yzs890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