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三峡》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式和奇丽的景色。

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式和奇丽的景色。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了解作者

1.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郦道元(圈画注释1)一位地理学家笔下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独特魅力?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三峡》这篇课文细细感受作者通过介绍三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核心问题)

设计说明:了解单元学习要求,借助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明确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

师范读课文,正字音,正断句。全班齐读。

3.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

明确:自阙自非襄奔不以疾素湍回清绝巘飞漱良肃属引响

设计说明:经过自读、互读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文章内容,故教师在此通过字字落实帮助学生明确字词含义,尤其提醒学生关注易漏点,完善学生的自学部分。

讲解课文,了解景物特点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三峡?分别描写了三峡哪些景物?

明确:概貌、夏景(水)、春冬之景(山水草木)、秋景(猿啼)。(概述→分述)

课文题为三峡,三峡的景物总体上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自读第一段,边读边圈画思考。

预设:

eq\o\ac(○,1)“三峡七百里中”,它的意思是在七百里三峡当中,这即交代了描写对象三峡又介绍其总体长度,表明三峡之长。

追问:何为三峡?(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小结:交代描写对象、总体长度

eq\o\ac(○,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句话的意思是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这句直接描写三峡江岸山势连绵,山与山之间完全没有空隙。连绵

追问:想象这句描写山势的画面。(江岸七百里,两岸群山间连绵起伏,比肩接踵,组成两道密不透风的屏障,挟制着长江滚滚奔流其间,这图景是何等壮阔啊。)

eq\o\ac(○,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句话的意思是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这句在描写山势连绵的基础上,又极言山的高峻,重叠二字说明山峦层叠。根据《古代汉语辞典》言之高俊的山峰,隐天蔽日是夸张的说法,即言山高。“隐天蔽日”是对岩嶂高峻程度的具体描述。高峻

追问:想象作者描绘的景象。(大山壁立,高耸入云,层层叠叠,似乎挡住了天空,连太阳光似乎也没法从山的空隙中挤出来。)

eq\o\ac(○,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这一组不仅是对隐天蔽日程度的具体描述,而且进一步凸显江岸的高峻狭窄。高峻狭窄

小结:寥寥数笔层层勾勒,使读者仿佛行船于长江之上,仰望江岸,环视江岸,目之所及,无不凶险奇伟。第一段以行船的视角,一笔写七百里,通过描写江岸连山的威仪峭拔,展现三峡全景雄伟的特点。

这一段话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明确:敬畏,赞叹的语气

随着四季变化,三峡在不同季节景物各有怎样的特点?我们继续研读后面的课文。

(1)有奇山必有奇水,三峡景物在夏天有什么特点?我们来看课文第二段。雄壮奔腾

预设:eq\o\ac(○,1)“至于夏水襄陵”,意思是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这句话以船只航路被阻断,凸显水之大、水之险。

eq\o\ac(○,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这句话说的是有时遇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两地中间要相距一千二百里。追问:上一句说,沿溯阻绝不能通航。这里怎么说,朝发暮到呢?

“沿溯阻绝”指的是一般情况,在夏水襄陵时,通行很不安全。这一句指的是特殊情况,既然王命急宣,只能冒险而行。这也侧面反映了江水之险。朝发暮到,突出行船时间短,一千二百里,突出两地相距远。这两个数据做比较表明航速非常快,衬托江流之急。

eq\o\ac(○,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夏水襄陵时顺流而下,行船风驰电掣,速度惊人。联系上句提到的航速,这样的航速不由令人联想起日行千里的快马乘风而行的列子。所以作者以“乘奔御风”来做比较,夏天江水暴涨时,

文档评论(0)

158****72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