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pdfVIP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

社会变革》教材分析

一、单元时段和特点

时段: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时期的历

史。

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

是国家起源,一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变革。公元前21

世纪(公元前2070年),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及国家机构的设置,标志

着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方

面取得巨大飞跃,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和礼法制度为代表的灿烂

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新的锐利工具和生产

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地主剥削

农民的新型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确立。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

术的繁荣,人们思想大为解放,在思想领域形成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的局面。

二、单元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6、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1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第2页

7、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9、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10、列举古代音乐方面的主要成就:“钟鼓之乐”。

【教学活动建议】

(1)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以“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为题,组织讨论会。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

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

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

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

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

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

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

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

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

2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第3页

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

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

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

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

文档评论(0)

175****96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