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doc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外伤疾病,发病率为331/10万~412/10万,主要是由暴力或间接伤害所致,是造成患者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治疗颅脑外伤至关重要[1]。尽管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颅脑外伤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此类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常伴有肢体功能异常,长期卧床加上止血剂及脱水剂的大量使用,容易加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风险性,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血栓预防及心理干预尤其关键[2-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新型抗血栓医疗器械仪器,通过有规律、反复地对下肢进行压迫和松弛刺激,能够有效排空患者下肢静脉淤血,防止DVT的发生[4]。应激系统模型是一种新型心理学理论,主要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对患者应激源进行评估,再采取相应支持策略,有效改善患者应激状态,帮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5]。本文旨在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8.63±4.2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6例,摔伤14例,坠落伤7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8.97±4.49)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8例,摔伤13例,坠落伤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颅脑外伤诊断标准[6];(2)有明确的外伤史;(3)伤后12h内入院;(4)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5)接受手术治疗;(6)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炎症性疾病、颅内感染、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其他头部疾病、其他严重合并伤;(2)疾病诱发的脑出血;(3)既往有血栓病史;(4)近半年有抗凝药物服用史;(5)严重认知功能异常。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术后帮助患者去枕平卧,抬高患者下肢,全面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下肢DVT发生风险,告诉患者家属下肢DVT临床症状、危害性及预防措施,让家属为患者按摩下肢肌肉,协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5~10min/次,4次/d,每2h为患者翻身1次,并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清洁,患者意识恢复后做好创伤后病情告知,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对患者给予必要心理安抚,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疾病信念。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1)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采用AirPro-2000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261773),告诉患者家属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家属同意。治疗时帮助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合适气囊套在患者双下肢上,控制好治疗参数,压力设置在50~110mmHg(1mmHg=0.133kPa),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对下肢进行加压治疗,20min/次,3次/d,于术后当天进行,治疗期间监测患者下肢循环及感觉,观察患者下肢情况,避免患者下肢缺血。(2)基于应激系统模型的护理。于患者术后意识清醒后干预至出院。①应激源干预:引导患者将自身的困扰倾诉出来,了解患者创伤后心路历程,与患者共同寻找应激源,并分解具体应激源,如陌生环境刺激、疾病认知不足、康复信心不足等,根据其应激源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先为患者营造舒适住院环境,改善病房基础设施,再借助PPT耐心告诉患者颅脑外伤术后康复特点及配合方法,帮助患者重构认知,并向患者解释术后下肢DVT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帮助患者建立正确防范意识,鼓励患者尽早开展主动活动。最后与患者共同分析合理和不合理情绪,向患者介绍术后康复案例,消除患者康复顾虑,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疑惑和不解给予详细、耐心解答,积极培养患者抗应激能力。②放松系统支持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10~15min/次,2次/d,训练时可根据患者喜爱让患者播放适宜背景音乐,转移患者对创伤的注意力。③社会系统支持:予以患者正面、积极性交谈,当患者有一定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与家属沟通,向家属讲解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心理支持技巧,鼓励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共同度过情绪低潮期,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到患者康复训练中;病情允许情况下开展病友会,鼓励康复较佳患者积极分享创伤经历及康复经验。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7]进行评价,包含坚韧、自强及乐观3个维度,共25项,每项计0~4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