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docVIP

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会损伤盆腔自主神经,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引发尿频、尿潴留等症状,影响术后康复,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多通过盆底功能训练、促排尿等方法,改善盆底功能,促进尿液排出,达到减轻膀胱功能障碍的目的[2]。神经刺激疗法是物理技术,通过脉冲刺激盆地肌群,增加相关肌肉收缩与舒张能力,加快功能康复,缓解排尿障碍。但关于神经刺激疗法、促排尿干预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报道较少,具体还需进一步探究以明确。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通过分组对照,探究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对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2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1.39±7.28)岁;肿瘤直径2~4cm,平均直径(3.10±0.28)cm;临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24例。对照组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2.12±7.59)岁;肿瘤直径1~4cm,平均直径(3.04±0.31)cm;临床分期:Ⅰ期29例,Ⅱ期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择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宫颈癌[3]诊断;采取根治手术;资料齐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术前有膀胱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免疫性疾病;盆腔手术史;合并其他妇科病;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沟通等。

1.3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盆底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分别取仰卧、左侧卧、右侧卧位置,依次收缩放松肛门、阴道、尿道括约肌,每个部位收缩2~3s后放松,连做5次,15次/组,3组/d,持续2周。对照组采取促排尿干预:使用艾叶、吴茱萸、粗盐制作热敷布袋;播放流水声,患者仰卧,放松身体,暴露耻骨上膀胱区域,铺干净毛巾;护士取热敷袋加热2min至55℃;热敷袋在患者膀胱区域来回滚动,5~8min;热敷完成后温柔旋转按摩该部位2min,1次/d,连续2周。观察组加用神经刺激疗法:使用LC4000型低频脉冲治疗仪(湖南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湘械注准20202091650)对患者进行刺激;患者取仰卧位,酒精擦拭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部与膀胱周围皮肤;将仪器专用电极片粘贴在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膀胱部位,设置频率833Hz、时间40min/次,1次/d,持续2周。

1.4观察指标(1)膀胱功能:干预前后使用尿动力学分析仪测定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尿意膀胱容量、储尿时尿道分布压力、储尿时膀胱压力水平变化。(2)盆底功能:干预前后使用将15mL气体注入阴道中,用阴道压力气囊测量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3)排尿情况:统计两组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及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尿失禁、尿潴留发生情况。

2结果

2.1膀胱功能干预后观察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意膀胱容量、储尿时尿道分布压力、储尿时膀胱压力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膀胱功能对比

2.2盆底功能干预后观察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盆底功能对比

2.3排尿情况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

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排尿情况对比

2.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283,P=0.0220.05)。见表4。

表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早期宫颈癌首选根治术治疗,通过切除病灶组织,减轻临床症状,抑制病情进展。但根治术会对机体造成创伤,术中切除膀胱与输尿管下端神经组织,引起盆腔神经纤维损伤,影响膀胱功能。

宫颈癌根治术后开展盆底康复训练,节奏收缩舒张盆底相关肌肉,可提高盆底肌肌力,改善盆腔肌肉协调运动,增强尿道外括约肌控尿能力,加快膀胱功能恢复,从而预防尿失禁、尿潴留[4-5]。促排尿干预主要包括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热敷布袋中的吴茱萸有行气利尿、散寒止痛的作用;艾叶可温经散寒、疏通经络。以吴茱萸、艾叶、粗盐制成的热敷袋热敷腹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增加升骶髓内排尿神经兴奋性,强化逼尿肌收缩,缓解排尿困难,加快膀胱功能恢复。腹部按摩刺激膀胱壁产生反应性反射,调节膀胱功能,促进尿液排出,预防尿潴留。此外,持续流水声刺激可以引起神经反射,使膀胱逼尿肌收缩亢进,利于尿液排出。但常规促排尿见效较慢,且对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