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Q/JDT002—2001
PAGE
编号
SJ-BZ-6-2006
代替
密级
商密3级▲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乘员乘坐空间尺寸设计规范
2005-05-12制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PAGE
前言
由于我公司大多与德国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因此本标准的部分内容参见了SAEJ1100。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总体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张娟。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版本号
制定/修订者
制定/修订日期
批准
日期
乘员乘坐空间尺寸设计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员乘坐空间尺寸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长安新开发的M1类车辆的乘员乘坐空间尺寸设计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SAEJ1100汽车尺寸参数
SAEJ1517驾驶员座椅位置的选择
GB/T19234乘用车尺寸代码
3术语
3.1X、Y和Z基准平面
三维坐标系:指车辆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的三个正交平面组成的坐标系统。
这三个基准平面是:
Y基准平面:车辆纵向对称平面;
X基准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的铅垂平面;
Z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X基准平面的水平面。
注1:除相对于支撑平面的尺寸外,车辆上每一个点均以三维坐标系中的三个
坐标X、Y和Z来定位置。
注2:规定X基准平面的前方,Y基准平面的左方和Z基准平面的下方为负值。
3.2R点
在设计之初进行总布置时,通常是根据总布置的要求先确定一个“座椅参考点”,即座椅调至最后、最下时的“胯点”,并称该“胯点”为R点。
3.3座椅参考点(SGRP)
座椅参考点是一个特殊的、唯一的H-点,它给出了设计座椅的位置。虽然可
调座椅在其运动轨迹上有很多的H点,但是对于座椅的任何位置有且只有一个H-点被定义为SgRP。SgRP是由座椅类型和设计座椅的位置决定的。
a.可调座椅-驾驶员
SgRPX=913.7+0.672316(H30)–0.0019553(H30)2mmaftofPRP(油门踏板参考点)
SgRPZ:如果驾驶员的座椅在垂直方向上可调,那么SgRP与H-点运动轨迹高度方向上中点的交点将作为首选。
SgRPY=乘员中心线(在SgRPXZ)
b.可调座椅-任何乘员座椅位置
SgRPXZ:由座椅的制造商确定,它是在设计H-点运动轨迹内的任意H-点。但是对于第一排的外侧乘员,习惯用X和Z定义驾驶员的SgRP。
SgRPY=乘员中心线(在SgRPXZ)
c.固定座椅-任何设计座椅位置:固定座椅仅有一个可能的H-点,因此SgRP即H-点。
SgRPX=设计H-点的X值
SgRPZ=设计H-点的Z值
SgRPY=乘员中心线=设计H-点的Y值
3.3H30座椅高度
H30是指从SgRP(座椅参考点)到脚踝参考点(AHP或FRP)的垂直距离。后缀用于区别其位置。
H30-1第一排座椅高度
H30-2第二排座椅高度
H30-3第三排座椅高度
4乘坐空间
4.1H点的确定过程
4.1.1H点确定公式
在不同的人体百分位下,A*类汽车适宜H点的位置线表征了H30(H点距踵点的高度)与H点相对于踵点的水平坐标之间呈二次非线性关系;B*类汽车的适宜H点
位置线则与H30呈线性关系。
A*类车的驾驶员可选择座椅的位置线--一侧视图上表示驾驶员,在BOF后可选择座椅位置的一系列二维曲线,参考了各种各样的水平调节作为车辆H点的高度函数。这些曲线可以由以下的方程决定:
x97.5=936.6+0.613879z-02
x95=913.7+0.672316z-02
x90=885.0+0.735374z-02
x50=793.7+0.903387z-02
x10=715.9+0.968793z-02
x5=692.6+0.981427z-02
x2.5=687.1+0.895336z-02
其中:xi是ith百分位人体模型,在可调踝点后方的位置,Z是H点在调节脚后跟参考点(H30)的高度,单位毫米。
B*类车驾驶员座位位置线—侧视图上表示驾驶员,在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JT T02.004-2016 电子油门踏板强度试验及计算规范.pdf
- QJT T02.005-2017 轮胎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 QJT T02.007-2017 等速驱动轴总成技术条件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 QJT T02.008-2017 副车架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 QJT T02.009-2017 横向稳定杆总成.pdf
- QJT T02.010-2017 真空制动软管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 QJT T02.011-2017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 QJT T02.012-2017 制动储液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 QJT T02.014-2017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性能试验方法.pdf
- QJT T02.015-2017 电动转向管柱总成台架试验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