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检验_张曾莲.pdf

数字经济对“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检验_张曾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I:10.13546/j.cnki.tjyjc.2024.14.019

经济实证

数字经济对“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检验

张曾莲,施雯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数字经济新优势推动“双循环”协调发展,对于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意义重

大。文章基于2012—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双循环”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及门槛效应。研

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双循环”协调发展存在高度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

相对于内循环,数字经济发展对外循环的溢出效应更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时,双循环协调发展中的溢出效应开始显现。

关键词:数字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4)14-0107-05

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有着怎样的影响?其能否驱动经济双

0引言循环的协调发展?这种影响在地区分布以及空间规律具

有怎样的特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为此,本文结合经济双循环的理论成果和数字经济发

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2022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数展的经验证据,依据2012—2020年30个省份的数据,利用

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对此作出了重要报告,也将数字熵权TOPSIS法测度了省域层面的数字经济水平、内循环

经济发展同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相连,并强调以做强做优和外循环发展质量,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双循

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数字经济环”协调发展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数字经济对“双

发展白皮书(2020)》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从循环”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及门槛效应。

2011年9.5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39.2万亿元,其占GDP比

重从20.3%上升至63.2%,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数字1研究假设

经济仍保持着高速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在

疫情的严峻考验中,数字经济以其独特优势带动了新兴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需要从供需层面来理

费需求,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内循环发展注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本内涵。数字经济以区域

[1]间更高效的竞争合作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进而打

入强劲动力。同时,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是经

济双循环的关键动能,特别是核心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对造经济内循环的增长新优势。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强

[2]调高质量的供给结构,以数字化转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于打破国际限制尤为关键。因此,以数字经济新优势形

成内循环的增长优势和外循环的竞争优势,对于构建“双革,化解过剩产能并创造先进产能,同时将知识、信息和技

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术等高级要素转化为新生产力,以减低的边际成本产生更

[4]

现有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数字化发展

文档评论(0)

137****8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机电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24日上传了机电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