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青岛版六三制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教案(共3课)(2024秋).doc

小学科学新青岛版六三制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教案(共3课)(2024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0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

1.吹泡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气体到液体状态的转化过程,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并掌握通过混合溶液制作泡泡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混合溶液制作泡泡液,并通过吹泡泡活动体验气体到液体状态的转化过程。

[难点]探究泡泡的形成原理,理解气体在液体中形成泡泡的科学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泡泡液、吹泡泡工具(如吸管、泡泡圈等)、实验记录单、科学家故事视频或图片。

[学生]杯子、水、洗洁精、胶水(可选)、剪刀(用于制作泡泡圈)、实验记录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师:(播放《泡泡不见了》儿歌动画)同学们,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呀?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吹泡泡,学科学”。

生:(兴奋地回答)喜欢!

师:老师先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泡泡的神奇之处。(教师拿出自制泡泡液和工具,现场演示吹泡泡)

(二)猜想假设(约5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泡泡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积极举手回答)吹泡泡的力度、泡泡液的配方、吹泡泡的工具等。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很多猜想。接下来,我们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

(三)计划组织(约5分钟)

师:现在,我们要制定一个实验计划。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需要的材料、实验的步骤以及我们要观察记录什么。

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制定计划)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实验。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约10分钟)

师:首先,我们来制作泡泡液。请大家按照老师的指导,将洗洁精、水和胶水(可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

(学生动手制作泡泡液,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安全操作)

师:泡泡液制作好了,现在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吹泡泡工具来吹泡泡了。请注意观察不同条件下泡泡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学生)

(五)收集证据与得出结论(约10分钟)

师:实验结束了,请大家整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数据,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共同分析数据,引导学生根据事实证据得出结论)

生:我们发现增加洗洁精的浓度可以吹出更大的泡泡,使用圆形的泡泡圈可以吹出更圆的泡泡。

(六)分享交流与拓展延伸(约5分钟)

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你们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学生代表分享,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师:除了我们今天探究的这些因素,你们还知道哪些其他影响泡泡大小的因素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科学家故事的视频,了解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

(播放科学家故事视频或展示科学家图片)

(七)总结反思(约5分钟)

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学习了怎样制作泡泡液,还探究了影响泡泡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勇于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细心观察、认真实验,不断探究未知的世界。

生:(齐声回答)好!

【教学后记】

2.让他们立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多种物体,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折叠、支撑、堆叠等)使物体稳定地立起来。理解物体稳定性与重心位置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对平衡概念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态度。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增强对科学学习的热爱。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的第二课时,主题为《让他们立起来》。本课内容旨在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物体立起来的多种方法,进而理解物体稳定性的基本原理。教材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如纸张、积木等常见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动手尝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尚待发展。因此,本课设计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直观的操作和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