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享高质量文档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下发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

卫发电[2005]7号

控制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控制,我部组织专家制定

了《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在实

际工作中参照执行。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将意见反馈给我部。

附件: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

二OO五年三月四日

附件: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

引起发病和流行,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时成年人发病亦增多。根据Nm群

特异性抗原—荚膜多糖的不同,一般将Nm分为13个血清群,其中以A、B、

C三群常见,占流行病例的90%以上。人感染Nm后大多数表现为鼻咽部带菌

状态,只有少数成为流脑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

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少数病例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快,救治不当易导致死亡。尽管Nm感染性强,

分享高质量文档

分享高质量文档

但它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差。

我国曾于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和1977年先后发生5次

全国性流脑大流行,其中以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

病死率为5.49%,流行范围波及全国城乡。但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

群疫苗接种之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

0.2/10万左右,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我国以往的流行菌株以A群为主,

B群其次,C群少见,但近些年B群和C群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在个别省

份先后发生了C群Nm引起的局部流行。

为加强流脑的防治工作,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流脑疫情的处置能

力,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

称《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预

检分诊管理办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

法》等的规定,制定流脑防治指南。流脑的防治采取以加强个人防护、预防

接种、加强监测、早发现病人、积极隔离治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报告与监测

(一)疫情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流脑作为乙类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

体开业医生均为流脑责任疫情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各级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任何临床诊断为流脑的病例

(疫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内

容、程序、方法和时限报告。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

以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当出现暴发或者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的疫情时,应当在2小时内

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程序逐级上报。

(二)监测

流脑的监测包括对病例的监测与主动搜索,健康带菌者监测,病原学监

测,特殊人群监测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享高质量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8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