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pdfVIP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第1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在诗歌鉴赏时考描写,主要是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角度来命

题。

(一)基本概念:

1、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例1:“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

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析】此诗第一、二句运

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2、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是侧面描写。

例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

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析】此诗第二句侧面描写

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

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例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

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

的高峻奇伟。

(二)考试重心

高考主要在正面描写的几个角度上命题。

(三)正面描写命题角度。

1、虚实结合

(1)定义(虚实的内涵)

总体说明: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换言之,

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

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

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

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

虚等等。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第1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第2页

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分类说明:

所谓“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例2:《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例3: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却又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

鲜美妙,让人回味。

例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例5:《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虚”的三类内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析】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

出现实的黑暗。

例2:李白《蜀道难》:【析】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

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

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

例3:李商隐《锦瑟》:【析】运用“庄生

文档评论(0)

133****8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