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4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资料
一、作者及背景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本文是作者晚年辞官后写的一篇勉励后学的文章。洪武十一年,作者从家乡进京朝见。同乡马君则是国子监的学生,回原籍探亲前,来拜见作者。于是,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作为赠序送与马生。
赠序:盛行于唐宋。这种序文通常是叙议结合,又是兼用抒情。除了记述交往友情之外,常常借送别生发议论。长辈为晚辈写的序又多有教诲勉励的意思。本文便是长辈为晚辈而写的序文。
二、考点梳理
1、古今异义词?
(1)尝趋百里外???(古义:跑向????今义:快走)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这,些??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
(4)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5)无从致书以观(古义:取得,文中指买到今义:达到,实现)?
(6)裘葛之遗?(古义:给予,赠送????今义:??)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虚假
2、一词多义
至??礼愈至(形容词,周到)???????至舍(动词,到达)
从??无从(从何处,这里指办法)????从乡之先达(向)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无冻馁之患矣(患,忧患)
质:援疑质理(质,询问,动词)非天质之卑(质,智力、天资,名词)
道: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谈,讲)
3、词类的活用
腰白玉之环???(名作动???腰间挂着)????
日再食??(“日”名作状???每天)?(“食”名作动??给……吃)
无鲜肥滋味这享(原意为新鲜、肥厚,文中为鲜鱼和肥肉)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5、常考虚词
以:
计日以还(而,来,可不译)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以是(因为)人多以(把,拿)书假余??以衾拥覆(用)?
生以乡人子谒余(凭借……的身份)俯身倾耳以请(来,连词)
之:
录毕,走送之???(代词,书)每假借藏书之家??(助词,的)
无鲜肥滋味之享??(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助词,的)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而:
足肤皲裂而不知(转折连词,但是、却)???久而乃和(承接连词)
则:??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却)
6、关键句子翻译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每每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日期。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常常把书借给我,我因此得以广泛地阅览到各种书籍。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
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旧袍子破衣服,,夹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⑧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
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6.内容概括
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7.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最终学有所成。
8.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突出中心;采取对比的方式,阐明道理。
如文中将同舍生的奢华穿戴和自己的粗袍破衣作对比,将今日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和自己艰苦的学习生活作对比,说明业有不精,德有不成,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的道理。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2)典型事例,表达中心;文章的叙事善于选取典型事例来进行描绘。
(3)语言简洁,记叙为主;写法上记叙、描写、议论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