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核心素养下初中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
?
黄丽珠
古诗词在统编初中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一些课堂上,不难看到这样肢解诗词的:一是碎问碎答法,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问题,被动地接受答案;二是多媒体演示法,精美课件,名家朗读,题目与答案轮番上阵。这些教学方法大多没为教学内容服务,反映了教师没理解教材编排意图,没认真解读单元导语,没为学生积累和构建积极的语言实践等问题,很难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基本理念。
2017年高中新课标修订稿出来后,语文核心素养成为热议之词。观照初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可以依托学情和教材体系、单元导语等,在选择正确教学内容前提下,主动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每个年级侧重点不同,也将语文核心素养相融共生于教学之中呢?笔者以统编教材《天净沙·秋思》《钱塘湖春行》《卖炭翁》为例,分别从语言述画、朗读脚本、改写等教学策略上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语言述画,夯实基础,始于足下
语言述画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读到某句看到的画面。品析鉴赏的前提是读懂诗词意思,能从诗词中读到画面,这是欣赏的基本功。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曾请学生描述过。语言述画是高于翻译的再想象再创造,建议在七年级初始阶段采用。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语中有“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单元安排四首古代诗歌于四篇写景散文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已有寫景知识基础上,进行语言述画。
我执教《天净沙·秋思》时,学生的语言述画如下:
生1:枯藤老树昏鸦——一条条枯死的藤蔓不依不挠地盘绕在树干上,枯叶摩擦声,寒鸦啼叫声,马蹄声,心跳声,声声刺耳。
生2:小桥流水人家——昼夜不歇的是淙淙溪流,像我漂泊的步伐,远处小桥若隐若现,炊烟袅袅,飘散在林海深处。
生3:古道西风瘦马——西风起,寒意生。谁见古道悠悠,瘦马无力走天涯?
生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涯不是我的家,夕阳西下,将断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语言述画这一活动,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诗歌语言,既学了诗歌知识,又训练了学生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共同的积极语言活动中,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更加理性,在一首首古诗词浸润下,学生文化素养定会提高。
进行语言述画时,师生之间是对话关系。实际训练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翻译现象,特别是七年级新生,这时教师引导十分必要,告知学生描述诗句把握的原则——“两不变与两变”,即“不变”诗词中的景物(意象)、流露情感,可变的是句式与语序。另外,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比如黄厚江老师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追问:“他说呼啸的北风吹过大地,你们修饰一下大地,什么样的大地?加个修饰语。”学生回答“荒凉的”“广袤的”“无边无垠的”,这就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朗读脚本,深入文本,有效朗读
纵观统编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的“预习”导读,都反复提到“反复朗读”“读准节奏”“读出韵律”等学习任务。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口令也离不开“大声读起来”“读准字音”“读得流畅”等,认为能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诵读就可以了。其实朗读不只是大声地读起来,它是一项技能,关乎到语音、语速、语调、语气等。将朗读与品析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撰写朗读脚本。
所谓朗读脚本,其实就是从感情基调、语速、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朗读设计,也就是个体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融入的朗读处理,以文字形式出现,可以呈现撰写者对文本对朗读的理解,也可以对别人朗读起借鉴、指导作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有10首教读和8首课外诵读,结合单元导语,建议在七年级语言述画基础上,开始将朗读与品析结合起来,撰写朗读脚本。
我执教《钱塘湖春行》时,学生撰写的朗读脚本如下:
生:诗歌首联起笔叙述诗人游春行踪,朗读时语调相对平稳些,“山”“亭”声调稍拉长,我们可以想象骑马游春的诗人被眼前景吸引了。但见春水初涨,白云低垂,读时语调上扬,特别是“平”“低”,一种喜悦扑面而来。
生:颔联写早莺争着向阳的树,新燕衔泥筑巢,一派热闹、生机勃勃的景象,重音落在“争”“啄”上,写出鸟们的活泼情态,包含诗人赞美之情,读时语调清扬、欢快。
生:颈联写了早春花和草。花儿次第开放,让人眼花缭乱,“渐欲”重读,强调花开过程,浅浅青草刚刚没过马蹄,“才能”轻读,“没”重读,突出草之浅。
生:尾联写游览后对钱塘湖春景的赞叹,“最爱”两字重读,“行不足”表达的是流连忘返之意,读时可以拖长声调,“白沙堤”一字一顿,可以复读一遍。
从以上片段可看出朗读脚本的撰写,绝不是简单的诗句翻译,比语言述画更具挑战性,对撰写者文本理解、朗读处理技巧等方面都有要求。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朗读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