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防治指标.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蚜虫防治指标

蚜虫概述

蚜虫,又称腻虫或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对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等谷物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蚜虫的防治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小麦蚜虫的危害

小麦蚜虫主要通过吸取小麦植株的汁液,导致植株营养不良,生长受阻。蚜虫分泌的蜜露会诱发霉菌生长,影响光合作用,甚至导致叶片变黑坏死。此外,蚜虫还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媒介,能够引起小麦病毒病的流行,进一步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指标的制定

防治指标是指在害虫防治中,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物受害的临界值,确定的开始防治的虫口密度或被害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指标,可以有效指导农民进行精准施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防治指标的确定

防治指标的确定通常基于以下因素:

害虫的种群动态:了解蚜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包括迁飞、繁殖和种群消长等。

作物受害的临界值:确定蚜虫密度或为害程度,超过这一值,作物产量和品质将受到显著影响。

天敌作用:考虑自然天敌对蚜虫种群的控制作用,避免过度干预自然生态平衡。

环境影响:考虑化学农药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制定环境友好的防治策略。

防治策略

根据确定的防治指标,可以采取以下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套作,提高作物抗蚜虫能力,减少蚜虫发生。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控制手段,降低蚜虫种群密度。

物理防治:使用黄板、银膜等物理方法,吸引和诱杀害虫。

化学防治:在蚜虫密度超过防治指标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实施与管理

为了有效实施防治指标,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监测预警:建立蚜虫监测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技术培训: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防治水平。

农药管理:规范农药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

效果评估:定期评估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总结

科学合理的小麦蚜虫防治指标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小麦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可以实现对蚜虫的有效控制,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这也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小麦蚜虫防治指标》篇二#小麦蚜虫防治指标

引言

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其中,小麦蚜虫作为一种常见的害虫,其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本篇文章旨在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提供一份详细的小麦蚜虫防治指标,以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管理蚜虫,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蚜虫的识别与危害

蚜虫是同翅目蚜科昆虫的总称,常见的小麦蚜虫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等。它们通常聚集在小麦的茎、叶和穗上,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小麦生长受阻,产量下降。蚜虫还能够传播病毒,使小麦感染病毒病,进一步加剧危害。

防治指标的制定

防治指标是指在病虫害防治中,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物受害的临界值,确定的开始防治的时间和害虫密度的标准。对于小麦蚜虫的防治,应考虑以下指标:

1.虫口密度

当平均每株小麦上的蚜虫数量达到500头时,应开始进行监测。

如果虫口密度达到1000头/株,且天气条件有利于蚜虫繁殖,应考虑采取防治措施。

2.危害症状

当小麦叶片出现卷曲、变黄等受害症状,且症状面积超过全田的20%时,应开始防治。

3.环境因素

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蚜虫繁殖,此时应加强监测,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蚜虫品种、合理施肥、及时灌溉等措施,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

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来控制蚜虫数量。

3.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如吡虫啉、氯氰菊酯等,按照说明书进行喷施。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

4.物理防治

使用黄色粘虫板、超声波驱虫器等工具,物理性地防治蚜虫。

总结

小麦蚜虫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虫口密度、危害症状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可以指导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科学有效地进行蚜虫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附件:《小麦蚜虫防治指标》内容编制要点和方法#小麦蚜虫防治指标

1.蚜虫危害的识别

小麦蚜虫,又称麦蚜,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吸食小麦汁液为生,导致小麦叶片卷曲、变黄,甚至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蚜虫的侵害通常从小麦苗期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作物的生长,蚜虫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

2.防治指标的设定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蚜虫,我们需要设定合理的防治指标。这些指标通常包括蚜虫的密度和危害程度。一般认为,当平均每株小麦上的蚜虫数量超过500头,或者当蚜虫危害导致小麦叶片变黄面积超过1/3时,就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3.防治时机与方法

防治小麦蚜虫的最佳时机是在蚜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之前。常用的

文档评论(0)

139****6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