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论述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docx

提升学生论述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提升学生论述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

?

?

冯臻

摘要:浙江高考要求学生写论述文,具有较大思维含量和思辨空间。学生论述文最大问题就是思维含金量不足,思维品质的欠缺。在作文教学中着力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多向思辨,探究材料内涵,构建材料间的逻辑联系,形成有思辨有深度的观点。指导学生具体思辨,聚焦问题,拓展思维,深化论述,强化阐释,回归说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以期提升学生论述文写作的思维品质,呈现学生论述文的“真思考”和“真说理”。

关键词:论述文;思维品质;提升

2017年和2018年全国和浙江省高考作文题都蕴含明显的思辨品性,聚焦考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近几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都是给出材料和具体语境,要求考生写出“你有怎样的思考”,强化“你”和“思考”两个词,着重考查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是否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独到见解,能否将自己的思考有理有据有逻辑地阐述清楚,能否阐述“个人”“社会现实”“人生问题”的内在关联,呈现出论述的深刻性。其核心是由文章呈现出的“思考”和“说理”,考量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

笔者连续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布置学生浙江高考作文,学生作文平庸之作多,较少作文达到优秀等级。笔者认为学生论述文的主要问题是思维品质的欠缺,具体如下:

1.审题立意:不能对材料做有深度有思辨性的思考,观点肤浅,导致后文无法对论题深入阐述。

2.论证过程:论述碎片化,空洞化,不能针对具体语境做具体分析,不能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不能呈现论述的深度与广度。

因此,笔者认为要突破学生的论述文写作瓶颈,必须提升学生作文思维品质,从而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学会“真思考”,呈现“真说理”。

一、审题立意:探究内涵,多向度思辨,学会“真思考”

“审题立意”是解决“我有什么思考?我有什么观点?我要写什么?”的问题,因此“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一个较为深刻和有哲理思辨的观点,才能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因此“审题立意”的思维“有多深”就决定了文章到底能“走多远”。而目前的高考题,特别是2018年高考三个全国卷和浙江卷的作文题,都是提供材料,要求学生自己“确定立意”,因此,学生要写一篇有思维品质的论述文,“审题立意”的能力不可或缺。

1.探究材料内涵,构建逻辑联系

就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而言,题目的材料往往为我们提供一种具体现象或判断,要求考生透过现象来发掘材料背后所蕴含的富有哲理意蕴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就是中心论点。审题过程其实也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2018浙江高考作文: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表面上看文题的政治性较强,但其实是要分析“文化现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有很高的要求。

学生开始写作时确定中心论点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就是‘浙江精神,是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

行文过程是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写一些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来验证,结尾表明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认为这样的审题立意没有对题目设定的一个具体话题、具体现象做有指向性的思考,立意统笼而浅表化,文章无法展开深入的论述。

我启发学生思考:“浙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浙江精神”有怎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时间维度思考,它是如何传承的?从空间维度思考,“个人”“浙江精神”与“中国精神”有怎样的内在逻辑

关联?

学生修改后,将“立意”做了“具体阐述”:“浙江精神”的内涵是“实干”和“争先”,“实干”为基础,“争先”为促进,有机统一。“浙江精神”不局限于浙江本土,而是以“家国情怀”为灵魂。作为浙江学子我们应继承“浙江精神”振兴“中华民族”。

以上立意,分析“浙江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构建起“浙江精神”“实干”“争先”“家国情怀”,“个人”“浙江”“国家”之间的逻辑联系,呈现立体化纵深化的论点,为文章下面的深入思辨和说理定下基础。

2.批判性思考材料,多向度立意

对于作文题目所给出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采取认同或选择其一的做法,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质疑和追问,会得到更有新意的判断。

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提出科学和非科学划分的“证伪原则”。认为真正的理性在于可以接受批判,不盲从的批判和探索是理性真正的精髓所在。因此,面对作文题目,不轻易认同,而是理性地质疑和合理地追问,会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每次作文训练,笔者都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批判性思考材料,多向度思考,多角度立意。

我布置学生写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学生多数是认同作家“人生要读三本书”的观点,并分别阐述三本书对人生的作用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