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和打防对策.docx

浅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和打防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浅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和打防对策

?

?

吴志亭智世勇

摘要:电信网络诈骗是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诈骗相结合的新型犯罪,具有作案手段翻新快、传播速度迅猛、智能化程度高、跨区域流动强,集团化联合行骗、组织分工明确,网络伪装多样、被害群体广泛等特点。其近年来呈高发频发态势,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侵害公民财产安全。有效防控电信诈骗犯罪需要从深度整合资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司法警务协作,实现全链条打击;深化警企合作,加强联防联控,筑牢防控网络;开展针对性预警宣传,提高群众防骗能力;完善法律体系,提升打击效能等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长效防控机制。

关键词:电信诈骗;快速反应;全链条打击;联防联控

中图分类号:DF7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1)02-0077-05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下简称“电信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通信信息技术和手段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一种非接触性、智能化、网络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犯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信诈骗不断翻新手法、升级模式、扩散区域,发案数量和给群众带来的财产损失逐年递增。以某省会城市为例,2018年、2019年、2020年电信诈骗立案数分别是4899起、3862起、5984起,群众损失金额分别是1.67亿元、1.06亿元、2.49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电信诈骗处于高发频发态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因此,加大对电信诈骗的防控力度迫在眉睫。

一、电信诈骗的特殊属性

电信诈骗是借助现代通讯手段、网络技术,在掌握被害人部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心理操控技能实施犯罪,是一种立体式、操控式、应和式犯罪,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传统诈骗。

1.立体式犯罪。在传统诈骗中,犯罪嫌疑人通过和被害人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来骗取其钱财,从维度上来说是一种线性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诈骗逐渐升级为一种立体式犯罪,犯罪嫌疑人不再需要与被害人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而是借助电话、QQ、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编造一系列的虚假信息,从各个方面将被害人层层包围,使被害人身陷骗局幻境并通过隔空操作、遥控指挥骗取其钱财。

立体式犯罪比线性犯罪危害更大,随着犯罪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犯罪外旋和被害内旋。犯罪外旋是指在周围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利的影响和吸引下,更多的人加入犯罪圈,分工细化,犯罪方法不断升级换代,破坏力越来越大。实施电信诈骗,首先需要寻找并确定潜在被害人,然后通过电信网络实施诈骗,最后通过银行取款提现。从犯罪过程来看,需要众多犯罪嫌疑人分工协作,共同寻找、甄别、确定、围猎被害人;从犯罪方法来看,众多犯罪嫌疑人逐利加入,竞争加剧,促使犯罪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犯罪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被害内卷是指被害人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处于被骗状态,且被害程度不断加深。从被害时长来看,电信诈骗不同于运用江湖骗术在短时间内完成传统诈骗犯罪,而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实施的精准诈骗。诈骗分子不仅总能找到“合适”的侵害对象,迅速掌握心理状态,弄清财产状况,还能让被害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主动地”将所有财产交付给他。从被害严重性来看,立体式犯罪对被害人研究的更全面、围猎的更彻底,不仅骗取存款等流动资产,还能够使被害人通过抵押、质押等方式变现固定资产。

2.操控式犯罪。电信诈骗的作案方式类似于流水线生产,操作者并不要求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在特定阶段完成特定角色扮演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部分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逐步被電信诈骗集团物化,被精细设计的剧本和程序操控,成为犯罪工具或“棋子”。

电信诈骗集团的操控方式主要有心理操控和技术操控两种。其一,心理操控。为了使诈骗显得更加真实,犯罪嫌疑人会根据最新国家政策或社会热点话题等内容精心编写“剧本”,对不同群体、类型人的可能反应进行预判,并设计相应的应对预案来消除被害人的疑虑,直至将被害人套入骗局且深信不疑。心理操控通常有恫吓型和利诱型两种方式。恫吓型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冒充公检法机关、黑社会等对被害人进行威胁,逼迫其将钱财转到指定的账户;利诱型操控是指犯罪嫌疑人以网络贷款、内幕信息炒股、情感交流等形式,向被害人抛出诱饵,诱使其将资金转入他们控制的账户。无论哪种方式,犯罪嫌疑人都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根据被害人的情况和反应,随机应变,相互配合,综合运用社会常识、专业知识和精心编织的虚假信息,逐步进行心理诱骗、引导,使其深陷骗局不能自拔。其二,技术操控。犯罪嫌疑人利用人们的麻痹大意或轻信心理,以银行、超市、小额贷款公司、培训机构等单位的名义群发隐藏木马病毒的链接,一旦点击链接,木马病毒就会自动运行窃取被害人的银行卡信息,然后通过远程操作技术将

文档评论(0)

159****4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