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素材19 首届良渚论坛(时评文章).docx

热点素材19 首届良渚论坛(时评文章).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遇见良渚见证文明(时评文章)

12月3日,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良渚论坛”还举行了艺术家分论坛活动,国内外艺术家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交流之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届良渚论坛”相关的时评文章,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4中考满分作文助力。同学们快来积累背诵吧!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什么关键在青年???

时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首届良渚论坛明日起在杭州举行。以“良渚”为名,深化和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使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青年,正是这勃勃生机的源泉、力量、希望和未来。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着中华民族代代青春使者的初心和使命。张骞25岁,第一次出使西域。此后他的人生岁月,都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高僧玄奘首次踏上西行之路,才29岁,从此佛法和丝绸之路便成为他终生的事业;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也不过34岁。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不仅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更是一次文明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历史大事件。他们不畏艰险,用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为青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写就了辉煌的篇章。

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还在共同的发展中找寻人生的机遇。他们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倡议有机结合,在沿线城市,展开青年人才对话;又在圆桌会议上,开展文化交流互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与和平的桥梁。现代青年以奋斗者的姿态,挥洒汗水,燃烧激情,彰显丝路光影里的中国担当,谱写青春岁月里的奋斗之歌。

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青春总是文明对话中最澎湃的力量。实际上,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理念、原则、目标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追求是相契合的。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发起的一项全球问卷调查显示,在18至44岁的受访者中,高达84.6%的受访者对“丝路精神”表示认同: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这足以表明,丝路精神彰显着开放包容的心胸气度,闪耀着互学互鉴青年命运共同体光芒。

事实上,中外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各自文明的滋养。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因“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他们,走到一起来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所以青年要承担起“民心相通”的责任,尽早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世界眼光,打破沟通交流的障碍,像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一样,播下文明的种子,开花结果,用青年力量书写新的中国故事,演绎出携手合作的繁荣景象。这样的信念,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历久弥新。

良渚论坛,其内核是关于文明的对话。这场对话,事实上也是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今日之青年,明日之栋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关键在青年。文明的共生与共长,既是时代的课题,也是年轻一代的使命,需要各国青年携起手来,面对世界之变、历史之变,以青春之力共创美好未来。

1.以“良渚”为名,深化和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使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机。

2.从古代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着中华民族代代青春使者的初心和使命。

3.他们不畏艰险,用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为青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写就了辉煌的篇章。

4.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5.现代青年以奋斗者的姿态,挥洒汗水,燃烧激情,彰显丝路光影里的中国担当,谱写青春岁月里的奋斗之歌。

5.丝路精神彰显着开放包容的心胸气度,闪耀着互学互鉴青年命运共同体光芒。

6.因“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他们,走到一起来了。今日之青年,明日之栋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关键在青年。

遇见良渚见证文明

在阿拉伯国家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几千年前中亚西亚就已经种下了渴望和中国这个遥远又神秘的东方古国交流的种子。从11月24日开始,来自83个国家的84名艺术家组成一个“艺汇丝路”采风团,他们从“良渚古城”出发,深度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直接参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同多元的世界各国文明交汇、对话。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文明对话,何以选中良渚?

认识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