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空心化现象带乡村文化走出迷失.docx

探索农村空心化现象带乡村文化走出迷失.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探索农村空心化现象带乡村文化走出迷失

?

?

徐潇然

空心化,原指人口空心化,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常住人口锐减,导致的“人走屋空”的现象。而后由人口空心化主导,逐渐产生了产业空心化、集体空巢化、基础设施空心化等乡村问题,最终出现了综合性的农村空心化。本文中的乡村文化迷失,主要指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文化迷失,及风俗民情、民族信仰等为具体形式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迷失。笔者认为,现存由空心化所引起的乡村文化迷失主要体现在村落环境、传统技艺、风俗民情、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四个方面。

第一,人口空心化引起的村落环境的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人口大规模涌向城市,造成了原有村落的废弃。对于普通村落来说,空置宅基地的大规模出现,加快了乡村合并、整治、农房改造和城市扩张的脚步。与此同时,村落中的类似于宗庙祠堂、土地庙、碑坊等传统民间遗产随着村落的消失而消失;而作为进入城市的乡村转移人口,大部分农民难以在城市永久定居,户籍空心化问题促使这部分群体会定期返乡。现代都市生活已经对返乡农民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更清晰地意识到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促使他们产生剧烈的心理落差感,农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开始崩溃,从而出现了盲目追随、模仿城市文化的现象。以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黔南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当地大批青壮年涌入城镇造成人口空心化。待其赚钱返乡后,拆寨盖房,重建居地,对当地民族建筑造成严重破坏。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对于传统村落来说,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壮年的外流,促使无人从事公共服务与公共保护事业,加快了传统村落的消亡。国家住建部发布数据,2004—2009年,长江、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平均每年递减7.3%,这也就意味着每天约有6个传统村落从中国消失。2012年,我国传统村落正式纳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先后共公布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共计4153个。2013年10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数据:全国经调查上报的12000余传统村落里,其中有较高价值的村落不足5000个。人口空心化造成的普通村落与传统村落的消失和破坏,对普通村落的可持续性存在发起严峻的挑战,使传统村落保护难上加难。

第二,农村中坚层的“外流”导致传统技艺等无人传承。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青壮年的就业视线开始发生转移,他们不仅仅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也在追求着医疗、教育等与城市“一体化”。人口大规模迁移导致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的出现。对于传统技艺来说,传承人老龄化是传统技艺穿线断层的最根本原因。以甘肃省华亭县西华镇的曲子戏为例,曲子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90年前后统计,曲子戏剧目失传50多个,曲牌失传一半。目前华亭曲子戏的传人大概只有100—200人,西华镇文化继承中心也仅有27名专业表演者。曲子戏的传承所面对的问题是后继乏人,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或求学,如今的传承人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使传承出现断代,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毋庸置疑。

第三,城市文化入侵,使乡村的风俗民情丧失庄重感。返乡的农民经过现代都市生活的熏陶,将城市文化带进乡村,对传统的乡村文化造成了冲击。还是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水族人的婚礼原来均有族内的“水书先生”按照“水书”来制定婚礼的细则和流程,但如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地区特有的“闹婚”现象;水族人的葬礼也不再具有水族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反而成为了村民喜乐喧嚣、聚众吃饭的普通饭局。“民工潮”促使城市文化下沉,而逐渐被“城市文化”洗脑的水族村民,将反常当作平常,失去了对传统仪式的敬畏感。

传统的风俗民情被下沉的城市文化辐射地世俗化、物质化。乡村生活中由先人传承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秧歌喇叭、佳节集会等逐渐消失。城市功利主义价值观也对农村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开始渐渐代替村民心中原有的传统互助的道德标准,村庄的集体观念淡薄。在农村凋敝和城市化发展下,乡村传统风俗民情式微、精神号召力荡然无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新生代农民心中,城市化与新农村相协调的观念尚未完全建立,新价值观与传统乡村价值观产生冲击。

第四,农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逐步崩溃,乡村文化走向迷失。现代化浪潮的泛滥,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在方向上步入模糊地带。2014—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将“農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这说明我国目前正面临农业与农村转型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落实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农村中坚层向城市转移流动,满足城市的用工需求,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使得人口流出地的收入相对提高,对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人口外流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造成农村文化传统的

文档评论(0)

177****5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