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docx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

?

?

?

?

?

??

?

?

?

谢熠罗玮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0072)

摘要:通过社会认同研究的历史脉络,厘清了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成就,总结了社会认同研究的最新特点。社会认同理论开创于泰弗尔,拓展于特纳,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认同理论以社会认同、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结构等为核心构念,建构起自己的核心构念与理论逻辑,并发展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多元化,具体化,实用化构成了当前社会认同研究的新特点。

关键词:社会认同理论成果最新特点

①本文曾在2014年中国社会心理学年会社会分层论坛上宣读,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起源于泰弗尔,发轫于特纳的社会认同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经典的研究视角之一。随着社会认同研究的深入,加之社会对社会认同重要性的进一步了解,社会认同研究更加具有了理论意义和现实内涵。社会认同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关怀,同时也逐步走向群体关系调节,个体社会融入等实践领域。社会认同研究经过几十载的发展,取得了哪些难能可贵的成就,又具有怎样的新趋势?

1.社会认同:泰弗尔了不起的旅程

1.1早期研究:泰弗尔的开创性贡献

尽管早期心理学理论家,如前实验主义者勒朋(LeBon),弗洛伊德(Freud),麦独狐(McDougall);个体主义者学者奥尔波特(Allport),以及认知心理学家谢里夫(Sherif)[1]等对社会认同已有所涉及,但真正将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理论提出则需要归功于泰弗尔(Tajfel)的开创性贡献。

自20世纪之初当代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时,个体与群体,以及社会类别的关系一直都是社会心理学家争论的主要问题[2]。勒朋、麦独孤、弗洛伊德认为群体具有不同于个体的心理特征,应当呈现并分析群体的独特心理。奥尔波特则持相反观点,将“刺激—反应”的个体心理学范式拓展到社会心理学中,基于个体主义视角从元理论上否认了群体心理的观点。也有运用互动主义视角的“中间派”,如谢里夫,虽然反对任何群体心理的概念,但却并不反对一个有特色的群体心理学的观点。就在早期心理学家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群体成员归属等问题争论不休时,泰弗尔综合百家之言,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即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SIT)去重新审视群际关系(intergrouprelations),群体过程(groupprocess),以及群体成员身份(groupmembership)问题,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理论视角,开启了社会认同研究了不起的旅程,成为欧洲社会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珍贵的馈赠之一。泰弗尔在早期理论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群体观,一种对人际—群际行为新的阐释,以及最简群体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研究方法,进而为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释和说明[3],从而建构起社会认同理论大厦的逻辑基础。泰弗尔认为群体差异主要在于三个层面:人们必须主观认同自己所在群体,具有与可参照群体相比较的环境,以及可以与外群体进行充分比较[4]。因此,群体的界定是群体自我界定与外群相比较交互作用的结果。群体即为一些个体的集合体,这些个体把其自身觉知为同一社会范畴的成员,并在对自身的这种共同界定中共享一些情感卷入,以及在有关其群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评价上,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5]。同时,泰弗尔将社会行为分为人际行为(inter-personalbehavior)和群际行为(inter-groupbehavior),两种行为保持在一个连续体上,人际行为中的互动由个体特征和人际关系所决定,群际行为的互动则由不同群体的成员资格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所决定。个体的群体成员资格或身份,是确定的心理实在,是个体社会认同的源泉。然而,群际之间互动不能还原为人际互动,因为群际互动具有不同与人际互动的新的特质[3]。在对群体和社会行为界定的基础上,泰弗尔开创了研究群际关系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解决了社会认同论方法学的问题。在群体界定、人际—群际连续体以及最简群体范式的基础上,泰弗尔开创的社会认同理论基本框架得以形成,并在后续研究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社会认同理论蓬勃发展起来。

1.2修订完善:特纳及以后

在泰弗尔构筑社会认同理论大厦框架之后,后续研究者紧跟其步伐,对社会认同理论开展了一系列的添砖加瓦,社会认同理论得以逐渐修订补充与丰富完善。众多后续研究者中,以泰弗尔的学生特纳(Turner)最为突出。特纳在泰弗尔社会认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归类论(self-categorizationtheory)。自我归类论由一系列有关社会自我概念(socialself-concept)(基于与他人的比较而形成,并与

文档评论(0)

188****5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