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消走泄法在紫癜风湿热蕴结证中的应用.docx

浅析分消走泄法在紫癜风湿热蕴结证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浅析分消走泄法在紫癜风湿热蕴结证中的应用

?

?

?

?

?

??

?

?

?

摘要:分消走泄法理论源自清代医者叶天士的《温热论》,经过现代医者的临床研究实践与深入发展,分消走泄法不仅仅适用于治疗三焦气分湿热证,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中,对临床治疗湿热蕴机型紫癜风也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现结合分消走泄法理论及代表方“温胆汤”和湿热蕴结型紫癜风的病因病机,以求进一步扩展分消走泄法在临床应用的范围,并将举一则医案以证明此论,发挥祖国医学在紫癜风治疗上的优势,为临床医生对湿热蕴结型紫癜风的医治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分消走泄法湿热蕴结紫癜风临床医用

分消走泄法理论

“分消走泄法”属于中医学治疗八法中的“和解法”,基础思想最早应是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深化,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才完整提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的初步系统理论。现此文献记录内容已成为现代医家开拓发展分消走泄法的基本准则[1]。

分消走泄法中的整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分散病邪,走动泄邪。掌握立法原则,“分消走泄”的配伍方式可以认为是从不同人体部位,针对不同性质病邪,使用宣上、畅中、渗下药物进行祛除病邪的配伍之法。分消走泄法代表方其中之一为温胆汤,选药原则上强调:宣发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健运中焦脾胃,调畅升降;下焦淡渗利湿,邪可从二便去。方药组成特点为,以竹茹宣上,陈皮畅中,枳实渗下,起到分消三焦的作用;加之生姜调胃益气止呕;茯苓健脾淡渗利湿,并利尿以祛邪[2]。

现代医者研究发现,分消走泄法的立法原则不只适用于外感湿热证或三焦气分湿热证,对于内伤湿热的治疗也同样适用,虽创立之初适应于湿热流连三焦气分所致病症,但其立法原则即为将弥散三焦的湿热之邪因势利导,就近祛邪,使胶结难祛之湿热随药势而散,从理论上讲,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最终造成了湿热互结,弥漫三焦即可应用此法治疗[3]。

湿热蕴结型紫癜风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学认为,紫癜风的病因病机涉及诸多方面,但无外乎“风、湿、热、毒、瘀、虚”,主要因外邪、饮食、情志、久病导致,且以阳证、实证和热证为主;若疾病日久,反复无常亦可见虚证或者虚实夹杂之证。“按发斑一证,有由外入而致者,有由内出而致者”之言亦证明本病发作为内邪外患共同作用[4]。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某些特殊气候条件以及饮食结构等方面,湿热体质愈发容易形成,热邪炽盛,湿邪停滞于人体,湿热之邪伤及血络,迫血妄行发为本病。现代饮食结构易摄入肥甘浓咸,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湿蕴化热,伤及脉络,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则见皮肤紫斑[5];湿性重着粘滞,所以紫斑多见于下肢及臀部,伴见肢倦、身重,疾病缠绵;湿热困阻于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化生乏源,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腹痛、呕恶,甚者吐血,脘闷、纳呆;湿热下注于膀胱则表现为尿赤或尿血;湿热蕴结之象更可见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临证应用

现代中医学者充分研究分消走泄法理论,得前辈之精妙,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如今在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发挥良效,虽然疾病病因病机各有不同,但于疾病进展过程中如辨证后属湿热之邪,掌握并遵循其立法原则并加以灵活变通,都可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6]。

临床已随师学习两年余,对于湿热蕴结型紫癜风,吾师强调本病多为外感病邪发展而来,而气阴两虚、血热及瘀血为主要病机,且以实证为主。故医治应当以祛邪为主,清湿热或风热兼解毒祛风为针对病因的基本治法;因其瘀血阻滞为其主要病机,疾病的始终均不可离活血祛瘀之法;而对于先天不足或患病日久者,亦应着意于扶助正气、调理平衡脏腑,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预防疾病复发。临证当根据湿与热轻重程度,以分消走泄法代表方温胆汤为主,酌情添加活血化瘀药如川芎、牛膝、丹参,淡渗利湿药如薏苡仁、茯苓或土茯苓,佐以清热止血药茜草、紫草、仙鹤草。先哲之法,虽在方策,其不尽者,当于意求之。临床治于本病,收获颇多,现择验案一则以论其证。

验案举隅

患者女性,21岁,2020年11月13日初诊。主因双下肢皮肤紫斑反复发作一个月就诊,该患于一个月前偶现皮肤紫斑,未重视,两日后出现腹痛腹胀,关节疼痛,当地医院系统检查后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混合型)”,系统治疗后出院,皮肤紫斑消褪。现双下肢皮肤又现紫斑,伴有腹痛腹胀,关节酸痛,口苦,纳呆,头重身倦,大便粘,舌质红,苔厚黄腻,脉濡数。自述既往体健且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血常规示WBC8.01×109/L,HGB130g/L,PLT321×109/L。尿常规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均未见明

文档评论(0)

姜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搞茯苓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