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谭嗣同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pdfVIP

《潼关》谭嗣同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潼关》谭嗣同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页

《潼关》谭嗣同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潼关》谭嗣同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班级:姓名:

题型:【理解性默写】【赏析选择题】【课内简答题】

【原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

不解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得

得的马蹄声。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

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作者】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朝末年维新派政治家、

思想家。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

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

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

《湘报》,又倡

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

绪二十四年)

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

君子”之一。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舒服、追求思想解

放的愿望。【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

二、赏析选择题:

1、对谭嗣同的《潼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

《潼关》谭嗣同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页

《潼关》谭嗣同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页

程;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2、对谭嗣同的《潼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

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

静态美。

C、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那从群山中冲决

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

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

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

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

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

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3、下列对谭嗣同《潼关》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

往。

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

辽远。

C、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

其“犹嫌”拘束。

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

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

气。

三、赏析简答题:

1、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

文档评论(0)

1637142147337d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