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分析
?
?
谭智阳+李万发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的爱被剥夺,会导致其在心理等诸多方面产生负影响。本文从依恋理论视角探究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依恋心理变化状态等方面,从而更好地更全面地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依恋理论困境分析
:G521:A:1009-5349(2016)23-0005-02
一、相关概念简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活动而独自生活或者有代监护人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1]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0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其中由上一辈抚养的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问题异常明显。[2]
大多数父母由于家庭条件所困,被迫出门打工,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因而与这些留守儿童极度缺乏沟通,同时长辈的“隔代教育”又无法满足这些孩子的发展需求,这就会导致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与父母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造成了“亲情饥渴”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留守儿童的一些极端性格,例如性格暴躁、易怒;要不就是胆小怯懦等,更有甚者会引发犯罪。因此现在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策、教育、家庭等方面研究这个问题,而笔者认为从留守儿童心理这一角度能够更好地、更深入地研究留守儿童困境的问题。
(二)依恋理论
1969年Bowly最早提出了依恋理论,其定义为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是在婴儿与其照料者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与纽带,也是儿童发展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当今学者普遍认为,依恋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提高了婴儿生存的可能性,也构建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从而能够帮助婴儿终生都在向更好地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这就足以说明依恋可以帮助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儿童个体的人格发展也会更加完善。[4]与此同时Ainsworth在研究依恋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因此他将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1.全依恋型
这类儿童能与母亲愉快的玩耍,但是却不依赖母亲,但母亲离开一会,他们会明显表现出烦躁的情绪,母亲回来后会立即亲近母亲,之后便会继续游戏。
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这类儿童不会对母亲的离开产生任何负面的情绪,母亲回来他们也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有时会表现出回避和忽视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陌生人的亲近与母亲的亲近是没有差异的。
3.不安全依恋,反抗型
这类儿童会对母亲的离开产生巨大的情绪反应,以至于无法进行任何游戏,但是母亲回来后与母亲的接触中又会产生抵抗、拒绝的情绪。
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些儿童的行为并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并且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于是,Crittenden提出另一依恋类型:
4.不安全依恋,破裂型
此类儿童对母亲展现出冷漠与排斥,母亲对自己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Bowlby认为,不安全依恋类型是相对稳定并长期保存的,但是,在某些条件与环境的改变下,它又是可以改变的。
二、農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简析
由上文笔者在理论中所提到的,依恋情绪会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甚至早期所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巨大的的影响。所以在此期间父母是绝对不能忽视对子女在情感、教育、心理上的支持。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关爱缺失的情况下,很多留守儿童几乎没有和父母交流谈心的机会,而他们的监护人也不能完全尽到像父母那样的责任,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留守儿童在遇到困惑、苦恼、孤独等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去解决。[6]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往往会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性格上的表现为,留守儿童往往比较孤僻、胆小、相当敏感叛逆。第二在情绪上的表现为,留守儿童情绪相对于其他正常孩子来说更加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烦躁、苦恼、焦虑、怨恨等极端的情绪。第三在人际关系上,留守儿童相对于其他儿童来说会对交往的对象产生很大的敌意,不愿意接触别人,也不想了解别人。第四在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也很容易产生偏激或者消极的想法。
三、依恋理论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与传统理论对留守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