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史记》的虚构与想象的合理性分析
?
?
李雅雯
【摘要】《史记》强调“实录”,但同时也存在虚构与想象的成分。然而,想象与史实在《史记》中不构成矛盾,因为它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体现于对历史场景、人物言行神情的虚构,对填充和完善历史史实有必不可缺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关键词】想象;虚构;史记;合理性
一、虚构与想象在《史记》中的体现
1、历史事件的场景虚构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上文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受困,兵败垓下后遇故人吕马童,把自己的人头送给他作为奖赏,自刎于江边。然而在《樊郦滕灌列传》中,却明确提到“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项羽是被灌婴率五个士兵所杀而非自杀。这里的“实录”便出现了矛盾,因此其中必然有一个是虚构的,而另一个是历史真相。司马迁在《樊郦滕灌列传》中强调的是灌婴卓越的军功,以灌婴为主要描述对象,并通過其他相关人物的描述彰显其特点,那么此处项羽之死的场景是最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项羽本纪》中将项羽之死场景描写为“自刎”,同样是为了突出描述对象的人物性格、特点。司马迁作为记录者,会通过已知的历史事件对每个历史人物做出褒贬评价,他由衷欣赏和赞美项羽的勇猛刚烈、豪侠之气,因此采用虚构、想象的方式处理项羽之死的具体场景。项羽当时的处境和情绪状态,在史料中是很难找到的。司马迁对垓下之围的叙述,充分体现出他诗人般的表达方式,整个场面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真实。
2、人物言语的虚构
《史记》中,司马迁似乎站在全知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之间的隐秘对话也描写得十分详尽,例如《吕不韦列传》中吕不韦与子楚之间的私语,文中记录了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因此这是一个没有第三者在场的二人私语,这些具体而又富有逻辑思维的对话又怎能被人听到甚至被详实的记录下来呢?这显然只可能是司马迁自己根据事情发展的脉络,进行合理的虚构和想象,并作为桥梁连接历史事实的前因后果,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更加完整。
3、人物神情、动作细节的虚构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后人对荆轲刺秦王的这段描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司马迁将刺杀的复杂细节紧凑地连接在一起,运用短句和连续的动词营造出紧张迅速的动作气氛。对这一部分的史实描写是可信的,然而事情发展如此紧凑迅速,即便是史官也难以完全记录下全过程,因此在司马迁的叙述中,其细节动作或多或少都有虚构成分。但也正是这些细小的虚构动作,使碎片化的历史资料变成了血肉丰满的历史现场,让读者不由觉得历史就在眼前,并且真实可信。
4、人物心理活动的虚构
《史记》中有大量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其特点是以自我独白的方式来揭示。例如:《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信陵君待后生殷勤备至,到危难之际,侯生只是淡淡地跟他说:“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心生猜忌,且多有不甘,婴儿返回去问侯生。信陵君的“曰”很明显是一种内心的独白。而这种内心的独白又是作者通过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推理而想象虚构出来的,由内心的猜疑过渡到复引车还,是意识影响实践的过程,自然且符合逻辑,若将内心的独白删去,史实则变得片段化、生硬化,读者也难以感受信陵君内心感受的变化极其鲜明的人物个性。
二、《史记》虚构与想象的原因
“史学中的想象应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认定想象为一种文学性的思维活动或者创作手段对于历史叙述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将想象等同于诗性精神或史学家的艺术品质。”正如笔者开头所说,前者是指司马迁将想象力运用到史学著作中,使历史人事有了具体细节的展现,这是在实录基础上的一种“以虚补真”,以自己的虚构来补充史实,填补无从知道的真实;后者是指历史包含对文学想象性的理解,司马迁以诗人的思维情感进行历史写作,因而,《史记》“是一部波澜壮阔、包罗万象、雄伟无比的史诗”,从总体上又体现出一种历史审美品格。
1、尙奇个性
司马迁的诗性精神体现在他的尙奇个性,刘振东指出:“司马迁之‘爱奇,就是对于‘奇人——有特异性的历史人物的推崇与偏爱。至于‘旁搜异闻、‘多闻广载等,都是围绕着表现和突出有特异性的历史人物这一中心点派生的具体问题。”可谓抓住了司马迁审美观的核心。司马迁“尙奇”的倾向极大的影响了他对传主的选择,李广未被封侯却得以名传百世,项羽虽未汉朝刘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形势下高职实习生党员思想教育路径研究.docx
-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分析.docx
- 典型草原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空间异质性的相关性研究.docx
-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x
-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教育人才互动共享路径研究.docx
- 英文绘本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docx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docx
- 促使企业各类人员安全成为行为习惯保障生产人身安全.docx
- 永川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docx
-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第五乐章特色和声与曲式结构的分析.docx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