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背景下学校武术发展的具体方略.docxVIP

文化强国背景下学校武术发展的具体方略.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文化强国”背景下学校武术发展的具体方略

?

?

朱云浩余佳乐

摘要:在“文化强国”背景下,有必要重视武术的文化属性,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发挥其感染力,提升当代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武术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剖析,旨在为学校武术改革的必要性提供理论支撑;并提出针对专业院校要重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针对普通学校要回归“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期望学校武术能突破当前的教学困境。

关键词:学校武术文化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8-0185-03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其中文化复兴是我国实现经济腾飞后亟须完成的重点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更是将“文化”這个命题郑重地提升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议事日程。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归根溯源,是我国武术发展的阵地——学校出了问题。自建国后武术进入校园,逐渐体操化、运动化,发展至今已带有浓郁的西方体育色彩。武术与文化被割裂开来,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处于被冷落的边缘,面对这普遍而又严峻的现实,应肯定武术的文化价值,积极探寻突破学校武术教学困境的对策。

一、武以立国:中国武术的强国价值

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行为的驱动。自先秦时期开始,各朝代为了巩固统治都将发展军事力量视为首要任务,而武术与军队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以满足军事需要为目的的国家行为所驱动的、促使武术技术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1],从而将武术带上了发展完善的快车道。但随着文弱之风的盛行和火器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武术逐渐边缘化。1901年,清廷废除武举制,武术正式退出军事舞台。辛亥革命时期,武术顺应了“振奋民族精神、铸就尚武国民”的时代潮流,得到革命党的大力推崇,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蓬勃发展并走向高潮。由此可见,不管是先秦时期、封建社会后期还是民国时期,武术的发展和衰落,都离不开国家行为的驱动。

相对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代武术是否仍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是否对国家和民族利益有特殊的意义,是能否得到国家行为驱动的根本因素[2]。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我国不断汲取西方优秀思想及文化,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个过程中,“西学”带来西方的文明和科技,也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不断丧失。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趋势增强,各国都在不断地输出本国文化,为了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任务。

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是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杨建营教授也曾上推到人性的源头深入剖析,论证了这一观点[3]。实际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正是武术文化的内核。一直以来,武术的技战功能都被人视为其主体价值。为提高技战能力,习武人需要在训练中超越自身极限,在对抗中与对手激烈打拼,这一过程毫无疑问可以锤炼习武人的意志,培养习武人“自强”的精神品质。与此同时,在“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沁润下,武术也孕育出一套独特的礼仪文化、道德规范,在长时间的教化过程中,武德思想已被习武人奉为圭臬,并以此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

武术修炼正是通过“内外兼修”的训练体系使习武人达到“内得于己,外施于人”的实践过程。“内得于己”就是通过自我反省,使身心互得其益;“外施于人”则是用自身已经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去影响、引导、规范他人的言行,最终实现“和谐社会”。习武人正是通过这一德艺双修的过程培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我国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期,面对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外来文化的冲击,人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是由自己国家的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武术曾以技战术与道德规范并重的独特魅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它可以作为复兴中华文化的“排头兵”,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出力。

二、学校武术的未来

武术发展必须以文化精神为引领,否则不是偏离航向,沉渣泛起,就是止步不前,毫无生机[4]。如今的学校武术分为专业院校和普通学校两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武术在校园里渐行渐远”[5],专业院校的武术逐渐向竞技体育的行列靠拢,普通学校则出现了“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的情况,种种现象已经揭示了武术在校园里岌岌可危的地位。近年来,不管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彰显了传统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学校武术发展不能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方向,终究会被时代抛弃。

1.专业院校:重拾“自

文档评论(0)

136****61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