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述评.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述评

?

?

陆碧波

摘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人们越来越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知网(CNKI)等学术网中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相关文献,如对现状的论述,总结出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点,同时对更加深入地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

:D64?:A?:1009-5349(2019)09-0169-02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每门学科都有其相关的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领域,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等。[1]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就研究对象这一概念界定来说,杨芷英、王希永都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2]胡凯、荣复康则认为,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及根据这种心理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当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的是归属问题,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思想教育心理学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比如学者郁景祖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服务于思想政治教学的,所以应该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4]第二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该当归属于心理学。例如学者杨树茂、武怀堂和李本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出现是心理学发展的良好展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既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又是属于心理学,是这两者的交叉学科。如王希永、杨芷英都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目前学术界更多的认同第三种观点。

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就内容体系的研究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要着重于在教育过程中对心理学的研究。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2]中,王希永、林芷英从教育过程的角度去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侧重于教育参与者的心理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张云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出发,全方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

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学術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党性和阶级性。像杨芷英、王希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较强党性。[2]二是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三是应用性。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均来源于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因此又回归于教学实践活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理论。四是综合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和运用中与社会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产生联系,因而这一门学科的综合性较强。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研究

笔者认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必然的,它不仅与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契合,也密切联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发展。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从理论层面看。张云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思政工作者理论水平的提高有明显作用;也可以逐渐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第二,从实践的层面看。杨芷英、王希永指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增强作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提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2]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研究

作为思政教学过程主导者,思政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状况,会对教学成效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杨芷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社会上有学者、专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多种的角色定位,是社会道德的楷模、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者。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品质。智力和非智力以及能力结构三个方面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个体心理素质的修养,正确把握自我,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境。

(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心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施教者、受教对象、教育环境以及传递方式的不同,都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心理机制有三种:学习、接受和自我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1****17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