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与火箭相伴的无悔人生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
?
?
?
?
?
??
?
?
?
本刊记者:贺鹏梓
胡锦涛主席曾指出: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而正是在航天精神的鼓舞和塑造下,航天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少年立志
长征三号是和龙乐豪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中国大型主力火箭,长征三号及长征三号甲、乙、丙承担着发射各种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和北斗导航卫星的重要任务。全世界只有五个能自主研制此类火箭的国家。作为研发团队中的核心人物,龙乐豪是如何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的呢?
早在少年时期,龙乐豪就立下了报国的志向。1938年,龙乐豪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日寇横行大肆抢掠中国百姓的战乱中度过了少年时期。一次,为逃避日军的扫荡,年幼的龙乐豪藏在高粱杆垛里,逃过了一劫。从那时起,龙乐豪的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朦胧的念头—保家卫国,让同胞不再受外敌欺凌。
用龙乐豪的话说,他是位“从小长在牛背上,从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总设计师。小时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帮家里做农活、放牛,在解放后,才有了读书的机会。
战乱时期的记忆,使龙乐豪很早就意识到,只有国防强大,国家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安康,并由此产生了深深的国防情结。
读高中时,龙乐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保送到上海交大。1956年,由于沿海地区有发生战争的危险,上海交大西迁到西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学。从此,龙乐豪踏上了国防之路。相伴火箭
1963年大学毕业的龙乐豪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当时,中国正在实施“两弹一星”工程。
据龙乐豪的回忆,当时他对星箭的概念还非常模糊,只看到过纸面上的图形,没有见过实物,更没有参加过教学实习。只有1962年[]底,到沈阳某厂参观防空导弹展示时,他才接触到了导弹自动驾驶仪及导弹核心控制设备等。
当时的科研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六七个青年科技工作者挤在人住一个套间,但他们却乐在其中,通力合作、心无旁骛地从事着科研工作。即使是在礼拜天,也少有休息,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个共同的信念,他们忘我地工作着。
1969年,美国实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不由得让龙乐豪感叹于美国的科技实力。早在两千年前,富于想象的中国人就创造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但在近代登月科技上,美国却毫无疑问地领先了一步。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登月能力,需要航天科技工作者从现实出发、从头做起、踏踏实实迈出第一步。要成功登月,必须拥有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而中国的航天科技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研制运载火箭的程度,必须先从研制最基础的近程导弹做起,再一步步向前推进。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成功登陆就是这样一步步扎扎实实过来的。而龙乐豪是每一个成功过程中的见证者与伴随者之一。
龙乐豪2011年曾在《航天报》发表文章《关于中国载人登月工程的发展战略研讨》。文中,龙乐豪就中国和美国的航天科技可以作了比较,认为今天的中国和美国40年前启动阿波罗工程时相比,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已有超越,如果中国人要实现战略登月,技术问题已不再是障碍。
剑指长空
长征三号是当前中国第一型高轨道运载火箭,也是中国航天乃至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之一。龙乐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任长征三号火箭的总体主任设计师。运载火箭作为复杂的机电综合体,其研制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高难度的工程。龙乐豪是如何把它从图纸变成“飞天神器”的呢?龙乐豪回忆,研制长征三号时,曾遇到过不少技术难题。最大的难题是研制低温推进剂,这是研发高轨道运载火箭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而当时国内技术积累很少,或者说基本空白。低温推进剂用在火箭的第三级上,原料为液态氢氧。液态氢氧的沸点很低,液氧沸点约为零下182度,液氢的沸点为零下252度左右。为了防止液态氢氧结冰,储箱里不能有空气和氮气等杂质。如果混入杂质将导致结冻,产生渣子,使储箱爆炸。因此,只能用氢气和氦气置换或增压。当时科研人员还没有掌握氦气的低温物理性能,只能一点点摸索。因此,基础研究工作难度很大。但龙乐豪带着科研团队,凭着—股不突破难关不罢休的精神,最终掌握了技术要领。
除了低温燃料外,科研团队还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譬如,发动机“次同步振动”问题,因为它会导致发动机爆炸,有很大的危险性,还有动力系统试车中的“缩火现象”等。经过科研队伍的不断摸索,最终一一攻克了这些技术难题。
经过多年努力,1984年1月,长征三号终于进入试飞阶段。龙乐豪很想亲临现场,看着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火箭飞向天空。然而,作为一号指挥员,他必须坚守岗位。每当指挥发射完毕,他走出山洞时,火箭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天气晴朗时还能远远看到一个小黑点,有雾或阴雨天时就只能听到半空中传来的轰鸣声。每次发射前,龙乐豪都会围绕火箭转一圈,向它告别。不过,他最终还是等到了亲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