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杨明慧.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婴儿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杨明慧

?

?

【摘要】目的:探究婴儿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冠外部性脑积水患儿,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CT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儿诊断结果,CT检查的临床病理表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诊断结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T检查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具有大的意义,其诊断的结果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对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婴儿;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

R445A2095-1752(2017)04-0199-02

外部性脑积水是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该病易发于早期婴儿,又被称为假性脑积水、脑室外梗阻性脑积水、婴儿良性硬膜下积液或脑外液体积聚等。现就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围3~12个月,平均年龄(6.8±0.6)个月,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范围4~13个月,平均年龄(8.2±0.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观察组患儿采用CT检查后再进行对症治疗,对所有患儿进行各项常规检查,CT组采用由飞利浦公司提供的行螺旋CT机对患儿的头部明显浮肿部位进行扫描,参数为1201~30KV,90~100MA,层厚5~7mm,间距是7~9mm。将所呈现的图像进行分析辨别。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检查后再进行对症治疗,采用GE数字诊断X射线机进行治疗,在患儿的头部进行投照即可。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1.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诊断结果准确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准确率

对照组患儿在X线检查下检测出3例患儿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6~10mm),占9.37%,4例大脑半球前部纵裂增宽(7~9mm),占12.5%,4例脑基底池增大,占12.5%,5例双侧裂池增宽增深,占15.65%,6例额顶区脑沟增宽加深,占18.75%,7例脑室轻度扩大,占21.87%,6例不确定,占18.75%;观察组患儿在CT检查下检测出5例患儿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6~10mm),占15.65%,4例大脑半球前部纵裂增宽(7~9mm),占12.5%,6例脑基底池增大,占18.75%,7例双侧裂池增宽增深,占21.87%,3例额顶区脑沟增宽加深,占9.37%,7例脑室轻度扩大,占21.87%。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观察组CT检查的临床病理表现

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现了较小数量的增宽的现象,大脑前纵裂、双额顶较为明显且增宽(≥5mm),患儿额顶区脑沟增深增宽的较为明显的,且额顶叶前缘均呈现“花瓣状”的状态,外侧裂池也逐渐增宽(≥7mm),基底池的鞍上池有较为明显的扩大,脑室有轻微的扩大,VT/ST值1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无准确定义,认为发病主因是脑脊液的功能发生障碍,蛛网膜粒重吸收导致,该病会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使其中枢神经恢复其功能。临床上在早期对该病患儿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较好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虽然,该病的预后性较差,患过此病的患儿在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会落后于其他正常儿童,虽然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但是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较好的提高患儿的预后[2]。

CT检查对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其优点有,分辨力较高,可通过CT检查直接显示患儿的病变组织和器官,弥补了X线检查的缺陷;检查时间较短,操作简单,患儿容易接受,诊断迅速,结果准确,对急救病人具有较大的意义;便于复查,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演变,并做相应的治疗;CT检查成像清晰,将患儿的病变程度显示的较为明确,检出率高;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将图像的密度和亮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分辨率较高;可增强图像扫描,较大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显示率,安全性较高[3]。

综上所述,采用CT检查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具有大的意义,其诊断的结果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对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采用。

【参考文献】

[1]张棋,王铮.100例小儿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06(11)

文档评论(0)

186****77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