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选必上 第四单元 课时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docxVIP

选必上 第四单元 课时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档主题《中国首都的魅力》正文标题探究北京的历史与文化魅力正文标题探索中国首都的魅力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发展态势,都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首先,我们要了解北京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北京是元朝至清朝的皇家首都,有着近800年的建城史这座城市的创立和发展历程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其次,我们要了解北京的文化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

课时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学习目标1.了解“逻辑”一词的具体含义及基本知识。2.辨析排中律和矛盾律。3.归纳逻辑错误的类型,增强辨析谬误的能力。

活动一了解逻辑含义及基本知识

(一)辨析言语活动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下列句子中的“逻辑”是指什么?请分别指出。

(1)生物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

(2)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

(3)他说的这番话完全不合逻辑。

(4)福尔摩斯精通逻辑。

(5)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规律、事理(2)道理、理论(3)思维的规律(4)推理和论证的本领(5)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二)逻辑的基本知识

1.概念

定义:事物或现象特有的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主要是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关系

定义

例子

图形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

“中国的首都”和“北京”

包含关系

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

“法律”与“刑法”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学生”与“共青团员”

矛盾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非此即彼

“社会主义国家”与“非社会主义国家”

反对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2.命题(也叫判断,语言表达方式为句子)

定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如:①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②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

命题有一个真假的问题,命题要注意预设义和隐含义。

活动二理解并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规则

逻辑规律类型

规律要求

公式表示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的含义始终保持如一

A就是A

矛盾律

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

非A即B

排中律

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

A或者非A

充分理由律

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

(一)同一律

1.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2.常见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例如,某报刊载一则小品文,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能行吗?”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作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这句话是在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字(“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面这样一段话:

“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对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的学习完全可以和对这个国家历史的学习同时进行。我主张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就会造成地理和历史的分裂,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

分析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论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个论题。

(二)矛盾律(也称不矛盾律)

1.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即“非A即B”。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2.常见的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例如下面一则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