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ocxVIP

初中教育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初中教育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

?

柴阳梅张宗雄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是所有教师需要攻克的难点,说它难,是因为每个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家庭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因素,还有教师和学校引导上的不当,等等。要想彻底转化学困生,教育者只有认真深入地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实现“药到病除”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育;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G63?????:A?????:1673-9132(2021)01-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1.094

在初中班集体中,教师应很认真、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为以后高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学习上有些吃力,不能专心听讲,思想上爱开小差,还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回家不写作业,等等。这样的学生就是学困生,他们是每个教师最为头疼的,也是教师用心最多,收效却是最少的一个群体。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事半功倍,让学困生尽快跟上班级的整体步伐呢?

一、逐一认真分析学困生的成因

列夫·托爾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家长及时的教育等,而学困生的形成各有各的原因。归纳一下,大约以下几种原因居多。

(一)家庭教育与学生的成长不同步

家庭教育在学生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而言之,学生的习惯大部分来自于家长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家长的为人处世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存在问题的家庭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留守儿童缺监督。这些儿童的父母为了生活,从小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自己外出打工,有时候甚至一年都不回来一次。爷爷奶奶大多溺爱孙辈,舍不得他们受苦,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他们的要求也是百依百顺。同时,由于这些祖辈知识水平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孙辈功课,使得孙辈的学业无法得到良好的监督。这种家庭的学生缺少了父母的监督教育,在爷爷奶奶溺爱式的教育方式下养成了对学习的一种应付的态度,也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2.钥匙儿童缺交流。这些学生主要是指家长虽然自己带孩子,但是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大多时候顾不上照顾孩子,孩子自己带钥匙,自己吃饭,自己学习。这些学生每天放学都是孤独一人,生活上缺乏安全感,学习上很少有人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还有一些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认为多给点钱就好了,岂不知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导致一些学生胡乱花钱,甚至迷恋网络游戏,或者走上其他的歪路。

3.家长教育缺方法。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专职在家带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几乎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事事包办,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只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不要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岂不知这样的教育要么教育出高分低能的孩子,要么就是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不愿学习。还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值过高,制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采用粗暴的教育手段对待孩子,甚至是体罚。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孩子很乖顺,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变得自卑而懦弱。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几乎大部分学困生的形成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发呆;下课不主动完成作业,没有合理的复习计划,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自由散漫,纪律意识淡薄,班级荣誉感弱,甚至不在乎个人的荣辱与尊严。这些学生的不自控,不自律,不自信,不自尊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致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想法,长此以往,自然转化为学困生。

(三)教师要求“一刀切”,惩罚措施简单无效

许多学校会用成绩来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这就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希望每个学生都齐头并进,但是这个要求显然是不现实。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而且我们要容许这种差异的存在,教师应该努力缩短这种差距,而不能消除。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困生恨铁不成钢,一旦出错,就会加以惩罚,而且这种惩罚简单粗暴,无效且呈恶性循环。如让学生把错的题抄十遍,甚至更多。这样的惩罚是没有效果的,学生只会机械地完成作业,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错误,甚至有些学生会因此对学习产生了厌恶与反感。

二、引导学困生走出“困境”的策略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成为学困生,也不是哪一个学困生是天生的,学困生的形成有其必然的因素,并且每个学困生

文档评论(0)

180****0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